【导语】关于李小龙,你知道多少,努力与勤奋,当然缺一不可,另外,他还是有氧训练的倡导者,我们也应该重视有氧不是吗?
为发展必需的力量素质,李小龙阅读了整个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所有能够收集到的各类健身与健美杂志,并根据需要制作了专门的资料剪贴本,及时跟踪、学习、应用最新的健身与力量训练科技成果。李小龙将力量训练与武功训练完美地结合起来,逐渐创建了一整套系统的科学训练体系,做到既能够最大程度地增进格斗需要之力劲,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又能避免出现健美运动员般过度发达的肌肉,即做到所谓“筋长一寸而不肉厚一分”。李小龙创造性地将动力性的负重力量训练和静力性力量训练两种完全不同的训练方法紧密结合,高效发展了他的手 (chi SAO)流动内力、触觉灵敏度,以及封手、擒拿的控制能力,特别是各大关节的“韧性”力量(截拳道称之为“韧力”)。
李小龙是“有氧练习的积极倡导者,在健美界还未认识到有氧练习益处之前,他就熟知并积极采用。他当时运用较多的计划是15-45分钟内跑3-10公里”。除此之外,通过阅读健美杂志《铁人》(llRONMAN),李小龙还敏锐地发现了该杂志最新披露的一种训练方法“PHA系统训练法”(即现在所说的“循环训练法”,亦属于有氧训练),并在体能训练中,采用将多种多样的有氧练习巧妙结合,使得李小龙在全面发展心血管系统功能、提高自我心理调整能力和平衡心态、身体柔韧性和强化肌肉等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无数事实证明,体能和力量训练效果的产生不在训练中,而是在训练之后。美国著名李小龙研究家、李小龙夫人琳达女士授权的李小龙笔记与遗稿整理人、《肌肉与健美》高级记者约翰·李特(John Little)对于李小龙的科学训练体系进行过非常深入的研究,他在文章中概括指出李小龙的训练模式:“包括每周3次的训练内容,恢复手段和营养等,尤其是把素质练习和武功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其本已很高深的武功升华至几乎完美的程度。结果证明这样做的效果是惊人的。李小龙的训练模式包括人体素质所需用的三个核心原则——发展柔韧素质的伸展拉长练习、发展力量素质的负重器械练习,以及发展循环呼吸系统的有氧训练。他的训练计划几乎是完美无缺的。”
从生理学角度而言,强大的力量不仅来源于肌纤维的增粗,更来自于神经系统的高度完善。李小龙认为,“肌肉本身并无引导能力,肌肉的运动完全受神经系统的支配”,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肌肉的作用,就必须降低肌肉之间的“内耗”,并提升每一寸肌肉的“积极性”,将完全不统合的力量转变成全面统合的肌肉,以协调动员全身各部肌肉“集力于一点,发力于瞬间”。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强化锻炼神经系统,而不仅仅是锻炼肌肉。为此,李小龙将他在香港时期掌握的传统武术气功练习法,与印度瑜珈及现代西方心理学“自我暗示法”等结合起来,发展了一套科学系统的截拳道心理训练,或者说所谓“内功”训练体系——截拳道精神修炼法(又译“生物修炼法”)。最终,李小龙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既能够自由调动流动能量和全身各部肌肉投人到凶猛的打击中,亦能够做到随时随地地保持放松,控制情绪,利用恐惧在实战中爆发出惊人的“杀手本能”,从而达到了深沉、果敢、身心一体、不动如山的“空无”境界,形成了超人的英武气质。在李小龙经典电影《猛龙过江》后巷踢靶片段中,李小龙就向人们展示了他如何从眉飞色舞的笑闹中,即时调控情绪,调动“杀手本能”,迅速而平滑地进入到实战状态中的情形——由跳跃的波浪瞬间转换为海啸之前的平静,其中转换之快,令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