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对不起》是一部真人记录电影,讲述的是父母带孩子回农村体验生活的日子,在不习惯的环境中,怎样学会适应环境,并且与村子里的孩子熟悉起来,对明星的子女们都是一种考验。对于父母,如何让孩子们适应这种环境,并且喜欢上这里也是一个问题,从生活条件上来说这地方无疑是艰苦的,但农村有农村的乐趣,这些在城里是体会不到的,而这些也正是父母们想让孩子在电影中了解的。
在今年火爆的真人秀大电影热潮中,《宝贝,对不起》是半路杀出来的那一个。没有综艺节目做铺垫,没有超级大牌明星,也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可是这部电影的预售在一些电商的抢票系统里已经非常火爆。很多人都纳闷了:导演啊,你当初哪儿来的自信呢?
潘礼平告诉记者,其实这部电影的缘起要说到9年前的大型纪录片《洞穴之光》。
《洞穴之光》是湖南卫视《晚间》节目2006年推出的系列专题,展现的是城市头疼孩子和洞穴村落的孩子一同生活、互相影响的故事。《洞穴之光》在电视圈内颇负盛名,其理念也是《变形记》的前身。
“那个时候就有投资方说,要把《洞穴之光》拍成电影放到电影院去放。我们当时觉得不可思议。可是现在时代不同了,今年我们想拍一部电影,但是你知道,电视台的人去拍电影,肯定要走自己的路,才能扬长避短。”于是,潘礼平就把电影的主题,对准了明星的孩子去偏远农村体验生活的境遇。
还有一个小细节,可能只有圈内人知道。潘礼平在电视湘军中,还有个“《爸爸去哪儿》团队‘教父’”的称号,因为他曾是湖南卫视第一任节目中心主任。有圈内人士跟记者透露说,《变形记》和《爸爸去哪儿》总导演谢涤葵,管潘礼平叫“师傅”。这也就难怪《宝贝,对不起》深具《变形记》和《爸爸去哪儿》的神韵。
不过,《爸爸去哪儿》是爸爸带着萌娃去旅行,《变形记》是将城里孩子和山区孩子互换环境,而《宝贝,对不起》则略有不同——明星父母带着孩子去山村,没有互换环节,而是明星孩子和山村孩子一起生活。有人总结说,《宝贝,对不起》其实是《爸爸去哪儿》的“爸爸”拍的《变形记》的“变形记”。
“《变形记》是用环境影响人,而《宝贝,对不起》是用人影响人。”潘礼平告诉记者,这部电影会比《爸爸去哪儿》大电影更贴近电影的叙事,因为其中不只是“完成任务”,还会表现很多人物命运。
在《宝贝,对不起》里,既是星二代也是富二代的五位城市孩子去偏远的农村体验生活。近500个人组成的团队记录下了孩子们体验的每个过程。
整个拍摄过程以真实为原则,没有肥皂泡沫剧情设计,孩子也全部是真诚流露。因此也折射出城市家长的中国式亲子教育诸多软肋,给当今的父母们以警醒。
在影片的初期,这些星二代们几乎满足了普通人对他们的所有想象——骄纵不驯、娇气霸蛮、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但在影片后期,几个孩子渐渐地完成了转变,变得懂事可爱起来。
在之前的看片中,王艳和儿子球球无疑成了热点。身为地产大亨王志才的幼子,球球一出场就带着“自黑神器”,满嘴嚎啕大骂妈妈王艳“太坏了”。后来,因为无法忍受艰苦环境,球球不惜装病求母回归,演技更胜过他的妈妈。
王艳身为阔太,钱对她来说只是个数字。这么一部没有任何预热的真人秀大电影,是怎么请到她的呢?
潘礼平认为,这是靠多年积累下来的人脉,靠电视湘军的品牌,但最主要的是,王艳太想给儿子一个锻炼了,“说实话,她不需要复出。但是她把球球当成自己的事业,她是为了孩子才答应我们的邀约的。”
谈到决定送儿子参加磨练,王艳也坦言,现在的孩子得到的幸福比较多,现实生活中很难遇到能够好好教育儿子的环境,“这点是我对不起孩子,没有给他足够好的成长和锻炼的环境。”
而送孩子到大山吃苦,也是得到全家的支持。尽管,拍摄时,王艳曾泣不成声地对导演组说,“你们是最没有人性的剧组,我不信你们这个电影可以拍续集,我不信哪个明星愿意来!”可当变得懂事的球球亲手做了一顿午饭送到她面前时,王艳立即红了眼眶。至于难免将儿子球球的一些小缺点暴露在大屏幕上,王艳表示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也不会太担心:“我认为参加这个电影得到的教育意义远大于这些。”
这种题材受人欢迎,就是人们常说的忆苦思甜,如果生活受到打击之后,习惯了城市优越的环境的人,要怎么才能适应艰苦的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这里显然是不可能的,什么东西都要自己亲手去做,挑水、洗衣、做饭等等,上一辈人看来很简单的事情,到了孩子们手里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这部电影反映的问题,很多是人们想不到的,所以才会受人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