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春节7天长假,中国电影市场以超过13亿元的票房收入再创春节档新高。其中,被视为银幕版电视综艺节目的《爸爸去哪儿》大电影,票房已经逼近5亿元,上座率和每场平均观影人数甚至超过了票房冠军3D电影《大闹天宫》。
爸爸去哪儿的争论
《爸爸去哪儿》究竟是不是电影?这是该片票房火爆之后,业界议论最为集中的一点。
珠江影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军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电影的本源就是在银幕上展现无限可能性,开启人们的想象空间。”在他看来,电影的出身本来就很平民,天黑了,灯亮了,银幕上能够出现亮影,就是最原始的电影;电影在刚出现时本来就不是故事片,“《火车进站》、《园丁浇花》,都只是一些好玩的片段”。
然而,也有人提出,若仍然用电影诞生初期的形态作为判断标准,无异于将电影在过去100多年中的发展一笔勾销。时至今日,电影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成熟形态,以这样的标准来审视,《爸爸去哪儿》虽然号称是同名综艺节目的“大电影版”,但并不合格。
这里说的“不合格”,并非单指它的拍摄时间只有5天,更多是指它在形态上与同名综艺节目并无二致,仍然是5组选手共同完成任务,只不过背景放在了动物园。连它的主创也承认,该片没有剧本、没有故事、没有表演,连拍摄流程都遵照了电视的规律,力求保持节目的原汁原味。换句话说,《爸爸去哪儿》不是一部剧情片,而是一个真人秀,说它是同名综艺节目的新春特辑也未尝不可。
几乎照搬电视综艺模式的《爸爸去哪儿》大电影,成了春节档里的最大赢家,无疑挑战了电影人和电影迷的底线。影评人“暗夜骑士”就表示:“电影市场居然要靠一个电视节目来喂饱,这说明中国电影工业本身已经差到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了。”在豆瓣、时光等电影爱好者聚集的网站上,不少人对此感到痛心疾首,有人这样写:电影是一门可以容纳悲喜剧与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但它又具有独有的艺术特征—而这部DV亲子纪录秀跟这一点也不搭边。
然而,大年初一影片上映后,立刻让不少业内人士大跌眼镜,大年初一当天(1月31日),《爸爸去哪儿》首日票房就突破9200万元,甚至打破《私人订制》首日8000万元的国产2D片纪录,成为首日票房最高的国产2D电影,而当天《爸爸去哪儿》的排片量,还不及《私人订制》首映当日的60%;大年初一,《爸爸去哪儿》的排片量增幅近10%,以33.5%的排片率超过投资超过5亿元的《大闹天宫》,部分影院上座率甚至高达95%,这在以往任何一部国产电影的身上,都不曾发生过,两天累计下来,《爸爸去哪儿》票房已经约1.707亿元,不少人大跌眼镜。
爸爸去哪儿的优势
《爸爸去哪儿》和《大闹天宫》的预告片都是百万量级播放量,这说明《爸爸去哪儿》人气热度极高,也促使电影版的期待值增加。从微博来看,在转发量、评论量上,《爸爸去哪儿》都以绝对的优势成为最大赢家,电影主角林志颖的微博转发量超20万次;田亮的微博也被转发超过10万次,《爸爸去哪儿》的官方微博拥有400余万粉丝,这也让《爸爸去哪儿》占尽了优势。
知名电影产业研究者、乐正传媒资讯研发总监彭侃认为,《爸爸去哪儿》能够成功的诀窍之一就是题材讨喜,在贺岁档真正适合全家出动一起看的电影确实选择不多,而《爸爸去哪儿》确实能够涵盖从孩子到老人所有年龄段的观众,尤其是这些观众在早期的电视节目观看中积聚了对这个节目的话题和共同语言,使之成为不少家庭观众观看合家欢电影的唯一选择。
“不管你承认与否,《爸爸去哪儿》的成功恰恰在于它没有用电影思维去思考如何改编。”彭侃认为,湖南卫视在策划电影版之初就定位精准,原班人马、原汁原味。当《爸爸去哪儿》大电影项目刚刚曝光,还没有公布主演的短短两三天时间,在新浪微博上参与“原班人马”的讨论量便已超过2万,43.38%的网友表示,原班人马就会看,47.06%的人表示,希望是原班人马出演,9.56%的网友表示,不是原班人马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