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惊悚片《夜半梳头》的片方借助媒体发布了一则紧急声明,希望能够澄清关于“部分院线将影片片名错识为《半夜梳头》”的误解。影片《夜半梳头》并非脱胎于惊悚片《半夜不要照镜子》,而是对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经典国产恐怖片《夜半歌声》的致敬与传承。无论是在内容品质、价值传递,还是宣传营销上,影片《夜半梳头》都秉持着与前辈电影《夜半歌声》同样的认真态度,希望为观众朋友带来全方位的极致体检。
《半夜不要照镜子》留深刻印象 “半夜”系列闹乌龙
《夜半梳头》自宣传活动启动以来,得到了来自各方媒体与观众的关注与好评,无论在微博、微信、还是各大门户网站,都能看到影片的宣传信息与众多热心网友的讨论追捧。据猜测,可能是受到已经上映的电影《半夜不要照镜子》的影响,包括部分院线经理在内的许多朋友都将电影《夜半梳头》的片名错认为是《半夜梳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影片信息传播的误解与障碍。
据悉,影片《夜半梳头》与《半夜不要照镜子》同属惊悚片类型题材,都改编自中国民间流传已久的恐怖故事,前者取自于“民间十大见鬼大法”之首的“半夜梳头”,后者则取材于“午夜镜鬼”的传说。但就内容制作环节与价值传递层面来讲,影片《夜半梳头》远远超越了后者,片子水准可见一斑。
致敬经典《夜半歌声》 制作宣传追求“高大上”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正值中国早期商业电影的繁荣盛世,各个电影公司相继推出风格各异的商业类型片供大众选择,电影市场,特别是电影人的集散地——上海,繁荣景象简直是难以想象。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由马徐维邦编导的恐怖片《夜半歌声》于1937年在上海公映,一时产生了巨大轰动,创下连映34天场场爆满的记录。影片后又到北京、天津等地上映,盛况亦然。报界称之为“大量观众倾巷而至,影迷府上十室九空。”后有业界学者总结影片的成功因素,将其归结为“内容品质、价值传递、宣传推广”三个主要方面。
就内容品质而言,影片《夜半歌声》实属心血之作。导演马徐维邦联手著名剧作家田汉先生,创作了影片的电影脚本,后又请冼星海为电影量身定做了三首主题曲。导演本人更是亲身上阵,督办影片拍摄的各种细节,人送外号“慢手导演”。而惊悚片《夜半梳头》的导演刘宁,也继承了前辈的优良传统,不仅亲自布置场景、购置道具,督促电影制作的每一个环节,还以自己大学时玩乐队的亲身经历,为影片量身打造不同场景的背景音乐。
论及电影所传递的价值观念,影片《夜半梳头》可以说与这部经典前作有着天然的契合。两部影片都植根于现实生活之中,前作借恐怖题材来曲折地反映病态社会,号召人们更积极地去面对人生,而后作《夜半梳头》则同样以小中见大的方式,剖析现实生活中的夫妻情、兄弟情与家庭亲情。
令现今的很多观众都感到意外的是,以影片《夜半歌声》为代表的中国早期商业电影很早就具备了话题营销的意识。片子在繁华的闹市路口挂起了一块数层楼高的巨幅宣传广告,画面设计极尽阴森恐怖气氛,还因此吓死了一位路过的小姑娘。片方以此为契机,在广告上加上:“奉谕,六岁以下儿童禁止入座!”影片更是因此而变得路人皆知,颇受追捧。同样地,影片《夜半梳头》也极尽营销宣传之能事,先后发布了概念版、微信版、梳子版海报,特别是微信版海报,因其设计精巧、画面惊悚逼真,引起了微信朋友圈的疯狂转发,预示了该片作为今年暑期档话题之作的“黑马”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