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流行跨界导演,什么作家啦,主持人啦,一股脑的打造起自己的电影品牌。当然,最多的还是演而优则导。毕竟在片场耳濡目染,多少学到了些基本套路。特别是那些常常与大牌导演合作的明星们,稍稍留心些便能从大师处偷师不少。更何况,还有不少明星本身就是导演系出身,算是回归科班本行。
这种现象不光在中国,在好莱坞一样比比皆是。最成功的莫过于东木大叔,虽然演技在当年被抨击得一无是处,但老来反倒以两座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小金人,在另一个领域黄袍加身。而近年来,本.阿弗莱克则是跨界导演里最成功的一个。不但三部作品口碑坚挺,还凭借《逃离德黑兰》斩获了一座沉甸甸的奥斯卡最佳影片。
更重要的收获是,小本就此甩掉了“票房毒药”的头衔,接演了去年大热的《消失的爱人》,并敲定了DC大戏《超人大战蝙蝠侠》中的老爷这个重要角色,大有重返顶级一线男星之势。这倒有点像赵薇,在乱七八糟的转型后凭借导演《致青春》回到观众视野,从此迎来事业的另一个高峰。
说回小本。虽然凭借三部电影为其下定论还为时尚早,但奥斯卡的肯定已经让他在年轻一代的导演中打出了一番天地。事实上,小本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的演员,他和马特.达蒙出演的《心灵捕手》的剧本,正是由这两位童年好友联袂创作。该片甚至斩获了当年奥斯卡的最佳原创剧本奖,并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柏林金熊等重量级奖项。
早在《逃离德黑兰》立项时,就有业内人士半开玩笑的说,来年奥斯卡已经预定。确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一定是学院评委们最对味的那一类作品。不但从头到尾充斥着纯粹的美式主旋律韵味,而且还是拿电影来说事。虽然不无对行业的揶揄,但最后还是好莱坞救了美国人,多少能让业内人士与有荣焉。
笔者认为,虽然都是以歌颂为主题,但主旋律还是可以细分为两种类型。若是歌颂国家,那么,你可以批判具体的某个个人,毕竟再伟大的领袖身边也可能出现叛徒内奸工贼,但千万不能批评这个国家、这个政权。但如果是歌颂个人或者说歌颂某种价值观,那么,你大可以随心所以的批判任何国家、任何政党、任何领袖。就像本片,主旋律的色彩没有阻挡导演对美国对外政策的批判,尽管不那么伤筋动骨。
本片在政治上采取了想对客观的态度。对于美国扶植傀儡政权、输出价值观 的干预内政行为,导演明确的予以了否定的态度。而对于革命后的伊朗,则既没有妖魔化,也没有浪漫化。一方面,小本交代了巴列维的腐败统治和美国的幕后黑手等革命缘由,也对底层民众的支持给予了大量表述。但另一方面,他又用近乎纪录片般的镜头语言,将新的伊斯兰政权之残酷冷血、暴戾凶狠表达得一览无余。
本片的故事集中在了德黑兰人质事件中的一角,也就是逃入加拿大使馆的6个人如何被救出。实际上,德黑兰事件对美国影响极其重大,其不但导致了卡特总统的下台,而且让美国和整个中东-伊斯兰世界的关系发生了重大转折。甚至可以说,直接导致了日后的两伊战争和两次海湾战争。在这样的大历史中,自然有着无数引人入胜的故事,或悲或喜。但或许没有哪一个能有这一个这样适合拍成电影。你看,政变、人质生死,好莱坞、CIA特工,这些几乎都是007级别的标配,放到真实的历史中,如何不充满着让人激动的故事性呢?
本片几乎是按照故事的真实走向娓娓道来。真实的故事背景在电影中是个双刃剑。一方面,它让观众有着先天的逻辑信服感,但另一方面也为想象力的发挥加设了限制。相较真实情形,本片在叙事上的改动主要有两处,一是成行前一晚的取消行动带来机票危机,事实上,美国国内,包括CIA和白宫,一直对ARGO计划坚定支持。二是机场追逐的戏份,在真实情况里,伊朗一直到人质安全回国后才发现事实的真相。这两处无伤大雅的改动,让影片的节奏和悬念把握变得相当精彩,小本在这方面竟是希胖的合格传人。
顺道,小本还告诉了我们,特工远远没有那些不靠谱的电影里所描述的那么无所不能。他们不会飞檐走壁、呼风唤雨,很多人甚至不是枪械和格斗方面的专家,当然更不要提边执行任务边泡妞的绝活了。他们只不过是从事着特殊职业的普通人,也有害怕担忧、也有彷无助。工作的性质让他们像走钢丝般随时命悬一线,而政治上的需要,甚至会让这份出生入死变得无人知晓,这才是更为真实的情报人员生活。
最终,好莱坞的力量战胜了世俗与宗教,生命以最通俗的娱乐之名得以拯救。而这,未尝不是一种现实的隐喻——哪怕美国会有经济和军事上不再傲视群雄的一天,但只要它仍旧掌握着文化上的制空权,那么,这个世界仍然是单极的。
你看,就连最虔诚的信徒——伊朗的士兵们,不也留下了ARGO的分镜板,兴致勃勃的当成纪念品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