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日,韩国电影《暗杀》在中国大陆正式上映,尽管鲜少有韩国电影在中国上映,但相信邻国的电影很多朋友已经领略过。韩国电影将好莱坞商业片的叙事技巧与本国本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气质的韩式动作片、犯罪片。片中尽显刀光与枪声交织的血色浪漫与暴力奇观构成了韩国电影的暴力美学。
韩国电影是亚洲电影的特例,在缺乏足够底蕴的电影传统的制约下,凭借政策鼓励和对“拿来主义”的深邃理解,短短二十载,便形成了相当成熟的产业链条。从动作枪战商业片、爱情亲情喜剧到社会公义严肃题材,乃至恐怖惊悚片、独立文艺片,无不佳作频出。
尤其在动作片、犯罪片领域,呈现出一系列刀光与枪声交织的暴力奇观,涌现出了奉俊昊、朴赞郁、姜帝圭、罗宏镇、崔东勋、柳承莞、金知云这样的实力派导演;在国民影帝宋康昊、崔岷植、薛景求的领头下,中青代优秀演员如雨后春笋般出位。
韩国影片在动作、犯罪领域佳作迭出
细分起来,韩国动作片有如下几种类型:
-
南北韩谍战题材——搏击技能和用枪用刀都是专业级别,如《生死谍变》《柏林》《嫌疑人》;
-
黑帮题材——动作、枪战都属于原始暴力,如《新世界》《卑劣的街头》《与犯罪的战争》;
-
警匪犯罪——动作基本就是无招厮打,如《走到尽头》《看见恶魔》等,在一些根据社会事件改编、弘扬法律正义的影片中,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动作元素。
-
在这些之外,还有像《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这样风格独特的枪战动作片。
今日上映的《暗杀》是在二战背景下的枪战动作片
杂糅与多元,是韩国动作片的独特之处。今天(9月17日)在中国上映的《暗杀》,正是在二战背景下的枪战动作片,导演崔东勋此前有《汉城大劫案》《老千》《夺宝联盟》等动作犯罪片,可谓经验老道,而几位主演河正宇、李政宰、吴达洙等也都是这一类型片的“熟面孔”。
韩式类型片的“拿来主义”
《新世界》、《监视者们》
从源头上来说,韩国动作犯罪片明显受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的影响,《无间道》系列在韩国引起的巨大轰动,对这一类型电影的影响显而易见,《新世界》就直接照搬了《无间道》的故事外壳,《监视者们》翻拍了游乃海的《跟踪》,枪战动作片大导柳承莞在2000年的处女长片《没好死》中疯狂致敬吴宇森。
韩国影人还向好莱坞虚心取经,复杂的多线索、多人物叙事,高潮跌宕的剧情反转设置,乃至追求大场面的爆破、追车桥段,连带凌厉迅猛的剪辑,无不高度符合商业电影的一切迷人标准,让观众如痴如醉。
在“拿来主义”的过程中,韩国动作犯罪类型片形成了不同于好莱坞的独特风格:对兄弟情义的渲染(受经典港片的影响),对社会犯罪事件的超级改编,以及对原始暴力的震撼呈现——不同于港片或好莱坞式的枪炮暴力,韩国的犯罪片对刀具(通常是缠着白布的薄刃尖刀)可谓是情有独钟,几乎在每一部犯罪片中都可以看到刀具的使用,还经常出现各种用刀高手(比如《神之一手》《黄海》《华颐:吞噬怪物的孩子》《大叔》《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等),对刀具犯罪的迷恋,让这些电影呈现出无比震撼的、原始粗糙的暴力效果,开膛破肚、挖眼割肉、断人筋脉的桥段数不胜数。
亲切而妖魔化的“邻居 ”
《黄海》《中国城》中的中国元素
作为韩国近邻,中国东北地区生活有大量朝鲜族人,“中国元素”在韩片中屡见不鲜。
中国人(具体说是中国东北人)通常以残忍狠毒、不修边幅、心计多端的黑帮集团形象出现,行当大多是拐卖人口、倒卖器官、走私货品。最典型的就是罗宏镇导演的《黄海》,金允石在片中扮演一个杀人如麻还拿尸体喂狗的朝鲜族终极恶汉,对河正宇展开了血腥追杀。
在《中国城》中,更是把犯罪大本营放在韩国唐人街,犯罪分子对偷渡的中国人进行高利贷剥削,无力还债便要用人体器官相抵,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在《神之一手》中,被贩卖入韩的中国小女孩还成了“决定剧情的胜负手”,也算是韩片对中国人难得的“手下留情”了。
有趣的是金知云的《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在这部致敬赛尔乔·莱昂内经典作品《黄金三镖客》的戏仿之作中,故事发生地放到了伪满洲,宋康昊滑稽蹩脚的中国话让人忍俊不禁,影片中的中国人还停留在“清末辫奴”的形象上,对东北妓院、土匪帮派的设计上也是偏于喜剧路线。
同样是二战日据时期的历史背景,《暗杀》的故事就以上海为根据地,将这段“中韩友谊”的历史客观呈现。搞笑的是,韩片中的中国人通常由韩国人扮演,无论大咖新人,都被迫用跑调的中文来念对白。
南北韩生死谍战
《共同警备区JSA》、《生死谍变》
南北韩谍战,是韩国动作片最爱的题材之一,姜帝圭1999年的《生死谍变》因为与“韩国导演光头运动”直接相关,被誉为“拉开韩国电影振兴序幕”的开山之作,紧接着朴赞郁在2000年就拍摄了同样经典的《共同警备区JSA》,南北韩对抗的谍战大戏,在韩国电影中不断出现。
《生死谍变》与《共同警备区JSA》也开启了两个方向:一种是南韩意识形态的绝对碾压,如《生死谍变》《嫌疑人》《韩半岛》《柏林》,还有动作元素较少的《北逃》,剧情精彩,但有明显的政治优越感;另一种是“以情动人”式的温和胜利,如《太极旗飘扬》《高地战》《义兄弟》《隐秘而伟大》,注重挖掘人情,以亲情、兄弟情为突破口,来让北韩特工间谍们顺利归化。
在这些南北韩题材的韩片中,北韩特工全是以一敌十的终极战士,武功高强、冷血残酷,对枪支刀具的使用炉火纯青,电影中经常用闪回画面表现这些北韩特工遭遇的非人训练或惨无人道的悲惨经历,最终剧情无不是以“人情战胜意识形态”结尾。
黑帮兄弟情义
《新世界》、《与犯罪的战争》
“写实”是韩国黑帮题材电影的最大优点,不仅是暴力的写实,还有着对黑帮生存形态的忠实描绘,以及对社会政治(警察司法界)的强烈批判。
优秀的代表作品如《与犯罪的战争》《新世界》《卑劣的街头》《朋友》等,这类作品深受同题材港片影响,相近的文化背景,使得韩国黑帮片极其注重“男人情义”,从一起出生入死、利益争夺堕落到兄弟反目,从帮派斗争、权位更迭上升到人生宿命;而且还在武器的使用上呈现出与西式黑帮片完全不同的质感:用拳头、棍棒、刀具,远远超过用枪,更注重原始暴力的表现。
在利益争夺兄弟反目的黑帮片里,还有《优雅的世界》《电影就是电影》《我的老婆是大佬》这样偏喜剧路线的另类,更有《马粥街残酷史》这样融合了历史背景、校园帮派暴力、迷影情怀(对李小龙的全程致敬)的杂糅之作,韩式黑帮片已经相当成熟。
冷兵器暴力美学
朴赞郁的“复仇三部曲”
放眼世界影坛,论暴力美学派的导演必谈朴赞郁,他的“复仇三部曲”(《我要复仇》《老男孩》《亲切的金子》)深度渲染了“以暴制暴,玉石同焚”的主题,而且无比推崇对冷兵器的使用,刀割跟腱、榔头撬牙、剪刀剪舌、匕首捅腹、尖锥插耳……不仅花样繁多,而且带有巨大的感情冲击力:这些情节并不是贩卖暴力血腥,而是为了刻画角色以及营造极端气氛。
除了朴赞郁,罗宏镇在《黄海》中对暴力的描绘也极为经典,金允石拿着各种冷兵器大杀特杀,血浆内脏四溅,肢体残骸乱撒,可谓触目惊心。
金知云在《看见恶魔》中的对暴力的展现也颇为惊骇,李秉宪和崔岷植进行了复仇与反复仇的无人性对杀,各种限制级镜头层出不穷。此外还有一部《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在女性主义的立场上,“日式恶趣味”般表现大虐杀场景。
《老男孩》《黄海》《神之一手》《华颐》中的暴力场景
在封闭场景下的“一vs多”或“多vs多”,是韩式暴力美学的常用桥段,如《老男孩》中崔岷植的廊道大战,《大叔》中元斌最后独闯龙潭,《黄海》中金允石在宾馆的嗜血砍杀,《神之一手》中郑雨盛的结尾室内刀战,还有《华颐:吞噬怪物的孩子》中的仓库大战等等。
韩式暴力美学注重“现实感”,除了特工题材,极少运用专业搏击技能,就是冷兵器硬干——韩片第一残暴男金允石的大部分暴力场景都是如此。
韩式警匪猫鼠游戏
银幕上的韩国“三大悬案”
许多专业电影人把奉俊昊的《杀人回忆》推举为韩国影史第一,这部改编自真实案件的作品也是警匪犯罪题材的完美代表。而改编真实犯罪案件,也是韩国警匪犯罪题材电影的特色所在。
韩国至今未破获、已过15年有效追诉期的“三大悬案”都改编成了电影作品,除了《杀人回忆》,还有《那家伙的声音》、《孩子们》。
韩国的警匪犯罪片通常的角色设置是:疲于奔命的警察vs冷静残忍的罪犯,如《人民公敌》、《监视者们》,有的习惯加上绝望急迫的受害者亲属,典型代表如《我是杀人犯》、《抓住那个家伙》、《华颐:吞噬怪物的孩子》、《七天》,还有的把警察与受害者亲属合二为一,增强剧情感染力,如《不可饶恕》、《看见恶魔》等。
还有些韩国犯罪片刻意抹去或弱化了警察的部分,将犯罪剧情置于一个“纯粹境地”,比如《海雾》、《大叔》、《共谋者》、《老千》等,集中于对人性的展现,还有表现警察内部丑闻的《不当交易》、《走到尽头》等,相当具有讽刺性,剧情跌宕而富有新意。
而翻拍自银河映像《跟踪》的《监视者们》,在警匪之间创造出“小局面的大精彩”,别有风味。
天马行空的漫改
《隐秘而伟大》、《邻居》、《老千》
韩国动作枪战片有一小部分是根据ACG(动画、漫画、游戏的总称)改编,比如大名鼎鼎的《老男孩》便是根据日本漫画家土屋GARON和岭岸信明的同名作品改编,《隐秘而伟大》则改编自韩国本土漫画家崔钟勋的同名漫画作品,像《神之一手》、《老千》这样涉及围棋、赌博门类的,也具有鲜明的漫改色彩:背景架空,剧情天马行空(乃至许多细节改编成电影后缺乏说服力),反转富有戏剧性。也有像《邻居》这样的,改编自悬疑恐怖题材漫画《住在隔壁的人》。
韩国漫画市场依然被日漫统领,但韩国本土漫画的迅猛成长,让韩国电影在题材和主题上有了更多的选择。
【结语】
形成固定的电影工业流水线后,一定会遇到因为大量产出而难免平庸的问题,韩国动作枪战片平庸之作比比皆是,而且通常都犯有同一个病症:不加节制的冗长剧情——冗长于对亲情、爱情、友情的泛滥表达上,比如《朋友们》、《七天》、《义兄弟》、《隐秘而伟大》等都存在此问题。还比如在《熔炉》和《素媛》相继震惊影坛后,韩国影坛跟风出现了一批以儿童性犯罪为题材的平庸影片——这些都是类型片高度成熟之后的副作用产物。
当电影工业量产体系建立后,对题材的挖掘和找寻也更加困难,也催生出一些“另辟蹊径”的作品,比如诞生了一批有女性主义倾向的犯罪动作片如《亲切的金子》、《奥罗拉公主》、《中国城》、《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等,在韩国这样一个男权思想严重的国家里,这样的作品不管本身质量如何,足以令人惊喜,这也和电影工业的成熟息息相关。
韩国电影的高歌猛进,和三次历史事件有关:一次是1986年放开了进口外片限制;一次是1998年取消电影审查,实行电影分级制度;一次是1999年韩国导演集体“光头运动”,保护本土片。而且韩国电影不是靠什么局来管,而是靠“电影振兴委员会”这一非官方机构,从机构名字上就能看出韩国电影人的决心和魄力。作为近邻,韩国电影给千疮百孔的中国电影做出了一个良好的示范,我们具体要如何做,肉食者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