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知道,要吊起你们的胃口。
一张图就够了:
擦擦鼻血和口水。
往下看。
这张剧照来自抖森新作。
摩天大楼
High-Rise
故事发生在70年代,一幢与世隔绝的大楼里。
大楼共40层,2000多名住户。
最大的特点——
你需要的,楼里都有。
超市;
学校;
健身房、游泳池、按摩房。
一应俱全。
唯一的缺点——
间接性断电。
矛盾由此浮现。
高层住户投诉:
低层人用电过度,系统超负荷了。
底层住户抱怨:
我们跟高层付同样的电费,应有同等的用电权利。
一旦发生停电,高层的用电会优先保证。
这就是大楼“公开的秘密”。
不同楼层,价格各异。
低层的公寓相对便宜,住户更穷;
居住环境潮湿阴暗。
越往高层,装修越奢华,住户越有钱。
也就是说,这栋大厦,从低往高,分别被划分为穷人区、中层区、富人区。
大楼的设计者Royal(杰瑞米·艾恩斯 饰)住在顶楼。
他一直致力于“将人类社会管理得更好”。
Royal一人独享豪华私家花园,还养了匹马,和羊。
莱恩医生(“抖森”汤姆·希德勒斯顿 饰),是大楼的新住户。
住25楼,中产阶级。
他楼上住的是位单亲妈妈,夏洛特( 西耶娜·米勒 饰)。
似乎对抖森“有点意思”。
而抖森认识了穷人区的有夫之妇,海伦(伊丽莎白·莫斯 饰)。
两人如无意外会擦出火花。
在楼里,上层人看不惯底层住户。
穷人又想往富人区走。
如果我们能住在干燥点的楼层,情况会好很多。
差异歧视早已生根。
一次断电,使得大楼与外界的联系被切断。
水、食物、能源,成了稀缺资源。
每个人都随着倾颓的大厦,失去理智与控制。
战争,终于爆发……
看到这,相信不少毒友已经反应过来——
这不就是垂直版《雪国列车》。
可能更暴力。
跳楼。
横尸遍野。
连大楼的设计者,也加入混战。
演员伊丽莎白·莫斯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有时候觉得自己在拍战争片:
路过的演员不是满身是血,就是鼻青脸肿的。
中产阶级的抖森会站在哪一边?
据说,抖森在混战到来之际,穿了件干净的T恤出门。
想了一下,又回房换了件脏衣服。
《摩天大楼》改编自J·G·巴拉德1975年的同名小说。
J·G·巴拉德的作品有个共性。
喜欢将受过良好教育,适应高科技生活的现代人, 置于陌生的原始环境。
利用他们的生理需求、精神状态的变化,制造冲突。
说白了,慢慢掰弯人性。
1974年的《混凝土岛》,就是黑暗版鲁滨逊求生记。
主人公是位建筑师,在伦敦郊外的高速公路发生车祸。
他被困在高速公路间的废弃地中。
虽然置身闹市,但因为处在盲点,没人看见他。
他就这样开始了“荒野求生”。
讽刺吧,所谓“荒野”,就存在在文明眼皮底下。
1973年的《撞车》。
讲述一群车祸幸存者,在猛烈撞击中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感。
他们故意开车对撞,想要找回曾经的刺激。
小说后来被大卫·柯南伯格改编成了电影《欲望号快车》。
在科林斯词典,有个词条,叫ballardian(巴拉德式的)。
专门描述巴拉德在小说中创造的诡异氛围:
反乌托邦式现代社会,突兀晦暗的人造景观,科技、社会、环境变化所造成的心理扭曲。
而《卫报》曾说,《高楼大厦》“将反乌托邦科幻小说带上新台阶”。
好“马”配好“鞍”。
《摩天大楼》的英国导演本·维特利,虽然作品不多,却质量稳定。
他自编自导的作品《杀戮名单》,被《滚石》评为“最吓人的20部恐怖片之一”。
之后的《观光客》,也拿下美国评论协会奖的“十佳独立电影”。
维特利的片基本上可以用三个字形容——
毁三观。
家庭不再是“温暖”的代名词。
而是面对巨大的现实压力,无法翻身,最后唯一的出路,就是自我毁灭。
杀人也不需要理由,想杀就杀。
甚至还成了“环保”。
荒诞,绝望。
之所以选择改编《摩天大楼》,导演解释——
与其说它是本小说,还不如说是来自未来的新闻报道。
这栋楼不只是简简单单的建筑,它还可以代表人类,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
预告中,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小细节——
超市里,一切井然有序,强迫症者最爱。
但在其中一个一闪而过的镜头里——
桃子全部腐烂。
文明社会看似秩序井然,但内核早已崩坏。
高楼大厦的阳台设计得也很诡异。
每高一层,阳台就比下一楼更突出——
遮挡了部分阳光
压迫意味不言而喻。
预告最后,配合窗外更多相似的高楼,拔地而起的画面,一句:
now, everything is back to normal.
(现在,一切都回归正常了。)
似乎又在暗示,结局会跟《雪国列车》一样——
下层人过关斩将,“登顶”后才发现:
原来,这是一个死循环?
《高楼大厦》上周在英国上映。
评价一般。
IMDb评分6.7。
烂番茄新鲜度73%。
外媒有赞有弹。
《电报》:
摩天大楼,更像是万丈深渊。
《卫报》:
导演将原著中社会崩溃的警醒,改编成了一个无政府状态下的喜剧。
《好莱坞报道者》:
一次野心勃勃的失败,总比平平庸庸的成功好。
好歹也做了些不同风格的尝试。
所以,期待吧。
不要只因为抖森全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