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电影、一部话剧,情节几乎一样:生活在国外的华人Gay,意外过世,他的白人男友出现,与原生家庭一起追忆、拼凑他生前从未展露的本来面貌。电影叫《轻轻摇晃》( Lilting, 2014),国内观众缘很高的“小本”(本·卫肖, Ben Whishaw)饰演男友,郑佩佩演母亲;话剧叫Ga Ting, 是广东话里“家庭”的发音,由从小移民加拿大的广东籍Gay剧作家林明(Minh Ly)导演。电影场景在英国,话剧在美国。
电影《轻轻摇晃》与话剧 Ga Ting 家庭 合影(右)
欧美荧屏上,华裔与白人男友成双成对的形象,却不是主流。无论日常生活或影视剧作,这样的例子都不多。欧美倡导“种族平等”已有半世纪,在工作、社会活动场合,已有巨大进展,但回到卧室床上,恐怕无法乐观。真实的生活,更像另一部影片:《再见,我的新郎》(Bridegroom, 2013)。这部纪录片,是真人真事,关于一名白人Gay在情人意外去世后,与男友父母的矛盾、对峙。
《再见,我的新郎》(Bridegroom, 2013),主人公肖恩(左)去年10月到广州参加了“第八届同志亲友恳谈会”
亚裔Gay在欧美受排挤的抱怨,我也不是第一次听说。有些是在国外留学或定居的朋友的告诫,有些是自己亲身经历,在感情中,你总能轻易察觉另一人身上的矜矜自喜。这种情形有多令人失望?比如,热播的美国同志剧《寻》(Looking),场景在旧金山。这是美国华人比例最高的城市,占34%,但整部剧,却没有一个华人Gay角色。以至于引发亚裔抵制,大张旗鼓的在媒体上声讨。
译丨“所有自尊自爱的亚洲Gay都不要去看《寻》”
欧美的两款同志约会软件,大概是最热闹的“猎场”。国人常用的“无照勿扰”等词汇,白人也照用不误,且常看见另一条:“No Aisians, just a preference” (个人喜好,亚裔勿扰)。J家软件,亚洲用户占了大半,但新近更新的五个版本欢迎界面上,有白人、拉美、黑人、混血脸孔,唯独少了亚裔。
旧金山一家媒体专门做了实验,发现在约会软件上一条等级分明的食物链,从上到下是:白人-拉美-混血-亚裔-黑人-印度人等。实验很简单,准备两部手机,注册两个账号,上传两张无脸照,都是一模一样的精壮身材,唯一不同的是,一个简介里标注亚裔,一个是白人,然后到处巡游一周。下图中,可看到戏谑的结果:
某约会软件调查:白人每天收到的讯息多1.5至两倍(上);白人甚至亚裔都倾向不与亚裔约会(下)
黑人同志的烦恼不比亚裔少,但他们的一个优良品质,是一向敢于发声。前几天,英文媒体上的热议话题是“奥斯卡太白了” (OscarsSoWhite),提名与获奖的影片几乎全由白人主宰。两位出柜的黑人说唱歌手、艺术家,这几天在推特上也发起了一个活动:“Gay杂志太白了”,抨击最知名的几份同性杂志,封面人物全是清一色的白人。
一位黑人Gay说唱歌手抨击Gay杂志封面清一色白人
“你们就算请直男(哈利波特男主角等)上封面也不请我们”
我不怀疑,一人的成长环境将雕塑他的审美;他的传统阶层越高,越现世安稳,就越被追随迷恋;他终其一生,不会有看众生皆平等的自觉;他久被世俗惯宠,面对异族人,就觉得是凤凰混在乌鸦堆。
的确有许多白人,会对其他族裔有爱意,但他们可分成三类:一是白人主义的自命不凡,曾看过一部电影,《苏丝黄的世界》,关于一个英国画家如何拯救一个沦落风尘的香港妓女;二是年老的、或本身就不吸引人的,退而求次,去其他族裔中寻求新生;最后才是有良好教养、相信感情只因人而异的人。
小说《苏丝黄的世界》封面
因工作关系,有几个美国同事,他们的妻子凑巧都是华裔女子。有一人,刚离职不久,开始全职翻译小说,几天前,在咖啡馆见面。两年之久,他就坐在我近邻的位置上,只觉得是个低调行事、收敛行藏的人,收养一只被遗弃的老猫,常在小事上流露善意。去年末,偶尔得知,他是近两年火热的科幻小说《三体》第二部的英译译者。
我不太信两个心性相通的人,会被一点色差渐变阻隔,除非剥皮去骨,本来就非相同属性。假如是这样,何必要枉费神思。
黑人同志的声讨文章配图丨“白人勿扰,个人喜好”
面对一段适合的感情,能保持安宁自如的心态,能彼此成就,成为一个更完全的人,形成一种迷人的精神和意识,而非沦落为低级的脾气和情绪,与一个白、黑、黄、棕色的男友相处,又有什么不同。初初开始,不是能不能,只看是否两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