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国产片。
一部国产科幻片。
准确说,是——
中国首部好莱坞式科幻巨制。
《三体》
去年3月开拍,原本定档今年7月上映。
结果上周五(6月17日),一位名叫@视爵Clark的微博网友爆料——
影片监制、出品方游族CEO孔二狗离职,特效团队被更换,导演张番番拍摄的素材被废弃。
《三体》上映将无限期推迟。
之后,投资出品方游族影业在微博回应。
驳回“制作团队解散,制作人离职”,但也承认——
特效团队更换,电影延期。
谁知道,这波还没过,一个星期不到,又有大料——
接手做《三体》特效的主力公司“明迪传媒”,被举报盗用别人的作品,主创还冒充好莱坞背景。
是不是抄袭,还没核实。
但不论从上周,网易娱乐对游族前副总杨璐的专访:
《三体》延期的原因,在于对特效难度预判不足。
还是孔二狗的微博:
《三体》延期主要是对后期的要求超过以往,导演张番番如期并较好地完成了工作,绝不存在素材不能用的问题。
都能看出,他们想说——
《三体》延期,都怪上个特效公司不给力!
Sir觉得他们根本就是扯淡——
怎么可能!
人家《三体》开拍前就说了,这家叫VHQ的特效公司,“国际顶级”!
做过《阿凡达》《哈利·波特》《少年派》的好么!
但奇怪的是——
在《阿凡达》《少年派》《哈利·波特》的IMDb页面,上千个演职员信息中,并没有显示VHQ参与过。
所以,VHQ到底啥来头?
官网显示,这是一家新加坡的后期制作公司。
从作品展示可以看出,他们的业务大多是广告,重心不在电影。
《三体》之前,它挂名参与制作特效的电影只有——
《狼图腾》和《九层妖塔》。
看起来也并没有什么吊爆之处。
VHQ公司在IMDb页面上,唯一被认可的,只有《三体》一部片。
换句话说,这些碉堡的好莱坞履历,跟VHQ没有半毛钱关系。
那上一个特效公司不靠谱,新主力“明迪传媒”呢?
撇开是不是真抄袭了不谈。
单这家公司老总彭善明的简介,就破绽百出。
Sir又去前两部的IMDb页面找了找——
当然,也没有他。
退一步,就算我们相信片方说法——
《三体》如今的问题出在特效上。大家都在争取把特效做好,最迟明年就能上映啦。
是不是就能放心准备好兜里的钱了?
所有人都知道,《三体》的问题,远不止特效这么简单。
当初《三体》将被改编成电影的新闻一出。
网友第一反应是——
求放过。
因为——
导演是张番番。
这位1973年出生的导演,在《三体》之前,知名度最高的两部片是《密室》系列。
悬疑惊悚类型,豆瓣评分都没及格(5.8和5.2)。
Sir碰巧看过这两部。
只能说,作为一部悬疑推理片——
Bug不仅多得令人发指,还明显到小学生都能看出来。
厨房之前因为微波炉中的打火机和煤气,灾难性爆炸。
但是到后面,微波炉看起来完全跟新的一样。
厨房的地面都没有被熏黑。
时间设定是在半夜的戏份——
Sir用肉眼都看得到窗帘上透着阳光。
更别说第一部中,看起来还稍微有点恐怖的海报。
是抄袭了pink floyd的专辑封面。
导演,你484当我们傻?
一个故事都无法自圆其说的导演,为什么要挑战体量规模甚至超过《星际穿越》的科幻片?
其实,《三体》的电影改编权,张番番很早就从大刘手里买来。
那时国内科幻环境低迷,有人愿意来买版权,已经非常走运。
所以,刘慈欣以一个“无人问津“的价格,非常迅速地卖掉了《三体》5年期限改编权。
5年后,《三体》火了。
张番番怎么能放过这块“天鹅肉”。
据说他先后找了好几家公司,要拍《三体》,首要条件就是——
必须得由他执导。
不懂特效怎么办?学啊。
电影开拍前,张番番就表示——
自己已经学习了很多绿幕技术。
孔二狗也在跟导演开过40次会后,坚信自己找到了中国的卢卡斯。
Sir读的书少,但只用两年,就能从特效小白变成中国卢卡斯?
Sir咨询了一下技术流的机叔。
结果他说,绿幕,是最初级的特效技术——
绿幕技术,只是在拍摄时,在背景添加蓝色和绿色的幕布,方便后期制作时,用“抠色”原理去掉这些颜色,然后添加视觉特效的拍摄方法。其实这种拍摄方法,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大规模运用了,根本不是什么高精尖的技术。
而且从剧组之前曝光的现场照看——
片场绿幕褶皱这种低级错误,会给后期特效带来很大麻烦。
再来看美国的真·卢卡斯,如何拍的《星战》。
Sir不说细节,就谈结果,你们就秒懂了——
为拍《星战》成立的特效小组“工业光魔”,成了当今最大的特效公司。
为拍《星战》成立的声音公司“THX”,成了后来著名的影院音响标准。
每种武器和飞行器,都制作了细节精美的模型。
而为了让模型拍摄更加逼真,甚至发明了摄影机运动控制系统。
这种系统,到今天也都在用。
机叔说,要懂个“绿幕技术”的张番番是“中国卢卡斯”,那他就是亚洲卡梅隆。
看到这,你可能要嫌Sir太苛刻——
导演懂不懂特效,真这么重要吗?
科幻片,有钱不就行。
确实,《三体》在开拍前,出品方游族影业CEO孔二狗就曾放话:
有钱就是任性。
去年8月,大刘拿下雨果奖后,片方更豪气地表示:
无上限追加投资。
那么,这部号称“好莱坞级别的科幻巨制”,到底花了多少钱?
2亿多人民币。
也就是,不到4000万美元。
这个级别的投资,在好莱坞大概是《雪国列车》的成本——
数据来源:Boxoffice Mojo
大部分都是室内戏,场景不超过三个。
而《三体》原著小说,是格局宏大的硬科幻,书中涉及到外星人入侵地球的场面。
放在好莱坞,最起码也得是《独立日》系列的级别——
可要知道,《独立日2》的成本,2亿美元。
数据来源:Boxoffice Mojo
敢把牛吹得这么大,不得不说说《三体》出品方游族影业。
说到底,就是一家网络游戏公司。
他们更看中的,其实是《三体》的周边开发。
游族制作的《三体》游戏预告
这群人对电影的理解,可能只停留在网游的阶段。
《三体》电影项目的前总策划杨璐,说过这样的话:
我在这个行业十年,好莱坞拿奥斯卡奖的大概是二三十年经验,找到这些人来跟你讨论,是很有意义的。但目前的状况是,你要找到十几个人跟你水平相当的,我觉得真的很难。
翻译成人话大概就是——
在中国,我都找不到跟我水平差不多的人聊天!
可问题是,这位入行十年的“老司机”杨璐,我们也没听说,他做过什么牛逼的电影项目啊。
Sir当然希望,这么牛逼的科幻小说,能由中国人自己来拍。
但退一步说,《三体》,真适合现在就拿来拍成电影么?
刘慈欣曾说:
其实好莱坞来看过,但没有兴趣(拍)。
因为美国科幻片市场发展近一个世纪。
对什么能拍,什么不能拍有着一套严格的标准。
只要违反一到两项,就会被否决。
而《三体》,违反了多项。
而且,哪怕是在技术实力最强大的好莱坞,也不能保证,所有优秀的科幻小说,都能像《银翼杀手》《全面回忆》一样,被改编成为好的科幻电影。
同样拿了雨果奖的《安德的游戏》。
豆瓣评分6.9。
更吊的《沙丘》(先后获得星云奖和雨果奖),原作被评为“有史以来最富想象力的作品。”
即使原作者弗兰克·赫伯特参与编剧,导演是大卫·林奇。
结果也只好于“35%的科幻片”。
一部商业口碑皆成功的科幻片,背后站立的,是充足的时间、专业的编剧、大量的金钱,和一个庞大成熟的工业体系。
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卡梅隆拍《阿凡达》,筹备了14年——
1995年就写出了剧本,之后一直打磨构思。
甚至自主研发了3-D摄影机和新技术。
先拍了另一部电影《深渊幽灵》试水,根据效果又花费好几年,继续完善。
最后才运用在《阿凡达》中。
电影拍了四年。
每帧画面平均耗费4万个人工小时,60%内容靠CG合成,40%靠演员演绎。
维塔公司负责将人物的动作移植,光这个环节,就花费了一年时间。
影片最后缓缓升起的巨型演职人员表里,总计48家公司参与,1858名工作人员。
最终,《阿凡达》花费超过5亿美元。
我们呢?
去年的《寻龙诀》,堪称中国至今最好的特效。
但在导演乌尔善看来:
中国的电影还处于手工作坊的初级阶段。
李安拍《色,戒》的时候也说——
中国的电影连道具都不会做。
在诺兰为拍《星际穿越》,提前一年种了500亩玉米的时候。
《三体》却连张概念海报,都要跟诺兰玩双胞胎。
《盗梦空间》vs《三体》
之后又被网友扒出,不止一次。
空中状似飞船的形状,也是直接从别的设计图上抠下来的吧。
《三体》先导概念海报,注意飞船的轮廓
电子游戏《光晕》里的飞船
还有跟比利时建筑设计师Vincent Callebeut,2008年的作品“撞脸”的概念设计图。
注意《三体》概念图下方的建筑
极似比利时设计师的Lilypad-The Floating City
两年前,知乎上有个提问——
如何评价《三体》将要拍成电影的消息?
网友@我乱写的这篇回复,也许能一语成谶。
我觉得大可不必多虑,这电影多半拍不出来。……总之,醉翁之意不在酒。
一个没啥能力,却一定要硬上的导演。
一群不懂电影,却一定要拿电影捞钱的制片人。
几家没有技术,却一定要去和好莱坞攀亲戚的特效公司。
“成就”了今天《三体》电影被人耻笑的下场。
最后,Sir只想说——
如果拍《三体》,是中国科幻电影的一次高考。
那小学生再怎么作弊,也混不出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