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用“人生赢家”或者“开外挂的一生”来形容娜塔莉·波特曼。
13岁成就经典,18岁提名金球奖,同年拿到了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然后已最小的年龄当上戛纳评委,29岁又登顶奥斯卡影后,然后结婚生子,自己当导演,制片。细算起来,娜塔莉·波特曼才34岁,就已经达到了别人奋斗一生的目标...
如果你问,为什么我们今天会谈到娜塔莉·波特曼,我想除了昨天是她34岁生日,另一方面也是她前几天风靡一时的哈佛演讲...
橘子君看完之后,翻了一下媒体的评价,全都一窝蜂的过度鼓吹她的智力却非做事的态度和哲学,而后者才是最重要的,要知道她的每一步里凭的都是态度和努力而非智商...
你只知道她是学霸,却不知道她和我们一样,不自信过,被人嘲笑过...
你也许不相信,这么出色的波特曼也会不自信过,而这种不自信,她从小就有。
她在演讲中说道,高中时她在一家公立学校念书,学校的女生都拿着Prada的名牌包包,烫着卷发,时髦极了,而自己呢!
一个从乡村刚刚搬进城里的丑小鸭,带着牙套,个头矮小,为了融入她们,也学她们的口音,为此还弄出了很多的笑话...
为了证明自己,她努力学习,每天背着大书包,一刻都不敢松懈。可同学们还是嘲笑她是“最呆的书呆子”,因为她总是背着比她人还大的书包,满手都是涂改液。波特曼就以这样的形象在学校出名的。
后来,这种不自信,到了哈佛以后更严重了。
当年她考进哈佛,唯一担心的是,大家会以为她是“刷脸”进来的。
所以,她就一直担心和焦虑,如果完不成一周读1000页的书,写不完10页的论文,我该怎么办!
重重的压力,让她每天早上不想起床,冬天几个月不下楼,不见阳光,不走动。失恋后,还误食不合格的避孕药后差点得了抑郁症;大二时多次会面教授时失声痛哭,因为她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去努力而崩溃。
她只想证明自己是“不是个愚蠢的电影女明星”。
后来,她调整状态,与学校里的各类精英相处在一起,因为她觉得“遇强则强”,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她找到真正的自己,她还刻意去学习了神经生物学和高等现代希伯来文学...
哈佛毕业后,娜塔莉·波特曼除了攻下心理学学士,她还学会了希伯来语,英语,法语,日语,德语和阿拉伯语6门语言!
所以你看,没有人,生来就是优秀的,学霸也是一步步这么过来的。
你以为她的成功是因为她的高智商吗?其实她一直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1994年,是影迷们最耳熟能详的一年,13岁的娜塔莉·波特曼通过了试镜,成为吕克·贝松《这个杀手不太冷》的主演,成为影史最经典的小萝莉--马蒂尔达。
与其它童星相比,娜塔莉·波特曼实在太过“另类”,大多数童星借由成名作红起来之后,开始骄傲,放纵,迷茫,最后走上了毁灭自己的道路。而她13岁,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
当年有两部大片《洛丽塔》和《罗密欧与朱莉叶》同时找到她出演片中的女主,却都她拒之门外。
那时,波特曼早有心属,想出演一部名叫《安妮日记》的舞台剧,她觉得舞台剧是锻炼演技的最佳方式。
“20岁以前,我拒绝了所有带有‘萝莉’色彩的角色。我真的不想成为别人的性幻想对象,我只想让所有人都喜欢看我演戏。”
当时有很多人都惊讶波特曼这一做法,要知道奥黛丽·赫本演完《罗马假日》,也没有完全舍弃美国甜心这类角色。
关于这次选择,波特曼曾在一次采访中这样说道:“20岁以前,我拒绝了所有带有‘萝莉’色彩的角色。在选角色时,我的父母也一直努力保护我,希望我不要被一些‘怪叔叔’打扰。”
“我真的不想成为别人的性幻想对象,所以我有意在之后的选角中把自己塑造成‘好女孩’。我希望成为梅丽尔·斯特里普那样的演员,谁都不会介意她是不是太老,因为大家都想看她继续演戏。”
你可能不会相信,第一次出演舞台剧的波特曼会如此成功,每次《安妮日记》结束后,她都需要花一个小时的时间来谢幕,感谢一直不断为她起立鼓掌的观众。殊不知在成功的背后,她要付出每天只睡4个小时,5个小时密集排练,还要顾及学业的代价。
更值得一提的是,那个时候乔治·卢卡斯已经敲定她出演《星球大战前传》的女主角了,并且愿意为了等她专心排练舞台剧而推迟了电影的拍摄日期。
要知道《星球大战前传》中波特曼演一位女王,当年,她才20岁。
她是奥斯卡影后,但却不知她为此在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
翻看波特曼的影历表,你定会倒吸一口凉气,她从来没重复过一个角色。而且她演了一个新角色,就学会一项新技能。
继《星球大战前传》出演艾米达拉女王!2004年波特曼出演《偷心》里的爱丽丝,大胆挑战脱衣舞娘这个角色,为此她苦练钢管舞,腿上不知磨破了多少层皮。
2005年她再次做出惊人之举,为出演沃卓斯基姐弟的《V字仇杀队》,她不惜剪掉一头秀发,以光头造型示人。因为这部电影,她学习了所有关于自由战士的一切,她还于第二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进行了一次反恐怖主义的主题演讲。
2006年,为了拍《戈雅之灵》,她专门学习艺术史,连续4个月每天研读戈雅和西班牙艺术。当时,导演笑说,波特曼都可以去大学当艺术教授了!
2008年,她在《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中,饰演一个爱慕虚荣,处事残忍,连对自己亲妹妹都特别残忍的坏女人。可你不知道,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甚至通读英国历史和英国戏剧史。
2010年,为了拍了《王子殿下》大卫·戈登·格林导的大麻喜剧,她连续笑了整整三个月...
2011年,她以《黑天鹅》的姿态更是拿下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可影后光环的背后,殊不知她苦练半年芭蕾,脚趾甲都跳掉了,才有的封后荣耀。
拍摄前期,她每周训练7天,每天6个小时!为了将角色展现到更极致,她还减了20磅。你能想到本来就那么瘦的她,竟然还能减下20磅?就像片中妮娜对于芭蕾艺术完美的苛求,波特曼也拿着角色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
有记者曾问她成功的秘诀,她笑道:“其实没有什么秘诀,非要说的话,那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
看到了吗?不然,你以为她是怎么拿下奥斯卡影后的,难道靠所谓的高智商吗!
你觉得她是奥斯卡影后,就应该嫁个豪门才是人生赢家吗?告诉你,她老公不是富豪,只是个艺术家...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对女明星嫁个豪门之类的都会有个固有印象,甚至会认为女明星就该嫁豪门。而在波特曼这,你会发现一切都是相反的。
她的老公是法国芭蕾舞蹈家,本杰明·米勒皮。两人是在工作中认识的,当时,本杰明担任《黑天鹅》剧组担任编舞。
和大多数人的爱情一样,确定了,就要在一起。男方不出名,不是豪门又如何,我爱他,就要在一起啊!于是,她们领证,结婚,随男方定居巴黎。
隔年,在奥斯卡的领奖台上,波特曼挺着大肚子,她还特意感谢丈夫:“他给予了我最美妙的爱情,感谢他带给我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色。”
奥斯卡有个魔咒,凡是拿过影后的,隔年都会陷入离婚,或事业受阻的怪圈,可在波特曼身上,这一切都对她不适用。
随后他们的儿子诞生了,你看,多么可爱!
你以为她是明星就该华服闪耀,其实,在她的世界里,根本不存在这一说。
她虽然会被街拍,但她不爱名牌,她总是穿着白T恤,牛仔裤,帆布鞋出街,时下很流行的单品在她身上不会轻易找到,简单,朴素,舒适,低调是她的穿衣观念。
她很少上封面,代言活动也很少,那次瞩目的奢侈品代言也看是重了该品牌提倡保护动物的宣传理念。
波特曼对“个人隐私”是极其看重的,本就是犹太人的波特曼就保留了这个特质,你很难找到她的社交网络帐号,像Facebook、twitter都搜不到她的账号,就算你好不容易找到她的ins。
当你打开她的主页,你定会感到失望,几个手指头都数清的帖子,最近一次更新还是在14个月前...
对于媒体的夸奖,说她是奥斯卡影后,她又是哈佛高才生,又有着异于常人的高智商,她也只是笑笑。她知道,她的世界里,根本不存在这一说。
现在,这位奥斯卡影后在干嘛呢?自己当导演,那拍爱情片吗?
NO!人家拍一位犹太作家,为解决巴以冲突,建立以色列国奔走的故事。
现在,波特曼放缓做演员的脚步,她开始升级当起了导演,而她指导的第一部长片电影,《爱与黑暗的故事》,前几天还在戛纳电影节展映过。
如果你初听这部片子的名字,你认为它只是部美国快餐式的爱情片那就又错了。你根本想不到,这部片其实讲的是一位犹太作家、记者为解决巴以冲突,建立以色列国奔走的故事。
她看重好奇心与创造力,相信无经验恰恰也是一种力量...
如今回过头再看那次波特曼的哈佛演讲,橘子君有个非常喜欢的观点,最后分享给大家。
她说:“从找到自己应该做的事(热爱的事),到拼命做完,到进阶为做好,到相信自己的“无知、无经验”恰恰是一种力量,再到不以外界评价定义自身的价值,这是十分重要的。
还有一点就是他关于创新和创造力的看重,当时她举了一个例子,她的大学戏剧老师说,“不要去描写光线是怎样照射花朵的,要去描写花朵呈现出的影子”,这个看法对她受益终生。
所以你看,她是童星,学霸,影后,辣妈,到现在的导演,但她走的每一步,凭的都是做事的态度和努力而非标榜的高智商。
娜塔莉·波特曼成功告诉我们,做事的态度和努力才能成就自己的传奇人生,关高智商,成绩全A有个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