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都被那个被拐女孩成为最美乡村女教师的旧闻给震惊了。
1994年,18岁的河南女孩郜艳敏被人贩子拐卖,惨遭强暴后以2700元的价格卖到了河北曲阳县下岸村。她多次自杀、逃跑,但最终没有逃脱。
2000年,因为村里条件艰苦,老师都不愿意来,村里的孩子们面临失学,作为村里唯一上过初中的人,郜艳敏在孩子们的哀求下当上了代课老师。
这件事本身就已经够荒诞了,但是更荒诞的是,这个丑陋的故事竟然成了媒体津津乐道的“传奇”和当地政府树立的正面典型。
2007年,郜艳敏被评为“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2009年,她的故事被改编成了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影片的宣传资料不无得意地表示,郜艳敏“用自己的坚忍和善良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亲情大爱之歌”,电影对她的事迹做了“诗意浪漫化”处理。
很多人在提到韩国电影《辩护人》时,都引用过这么一句话:“他们有改变国家的电影。”相比之下,《嫁给大山的女人》这样的电影,却热衷于做丑陋现实的帮凶。有人评价说,有个比喻叫“血胭脂”,就是用人血做成胭脂粉饰太平,大概指的就是这样一些文化产品。
直到昨天有网友在微博上翻出这部片子,才把这则已经尘封了多年的旧闻重新带进了公众的视野。稍稍让人觉得欣慰的是,当年这件事没有引起什么反响,到了今天却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和谴责,多少也说明了我们的社会还是有了一些进步吧。
下面是我收集的知乎上关于这件事的部分讨论。
@霍真布鲁兹老爷
刚才在微博上看到的时候几乎惊讶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我能够理解受害人父母的麻木,我也能够体会受害人的无奈,甚至我能试着原谅受害人丈夫的暴虐。
但是,媒体呢?当地政府呢?是不是只要把脓疮装点上胭脂就艳如桃李了,一切罪恶都可以掩盖?
我以前就说过,最讨厌这种最美乡村女教师的评选,因为奉献本身就是最可耻的剥削。
代课教师这种职业的存在本来就是政府的失职,利用别人的善良和奉献已经足够无耻,何况是这样一个被拐卖的受害者?居然敢堂而皇之的竖起牌坊,这是中世纪才有的事,居然发生在现代。这不是表彰,这是一次献祭,是豺狼的盛宴。
@小灯
1、村里买了很多媳妇,体现了贩卖人口之猖獗。
2、村里的农民目不识丁,孩子失学,初中文化是最高文凭,体现了贫困地区的教育之缺失。
3、每月工资200元,大山里请不起老师,体现了贫富差距之悬殊。
4、村里大半都是买来的媳妇,受害者十几年逃不出大山,无人营救,体现了执法力度之低,到处都是罪恶与暴民
5、记者采访,事件真相本可以昭告天下,正义应得到伸张,罪恶应得到惩罚,却莫名其妙地评出了个感动河北人物,体现了价值观之扭曲。
6、真实事件竟拍成了电影,受害者以德报犯罪者,弘扬起正能量,竟然还通过了审查得以上映,政府漠视,法律漠视。
7、新闻偷换概念,让人们把对这个地区的恶劣状况转移到个人道德之上,一番折腾之后,这里的现状依旧没有改善,然后就不了了之了。直到今天才重新引起重视。
每一条看上去都是悲哀,最后竟然成了歌颂美好,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
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绝不是体现在她最大的城市的高楼是不是全世界最富丽堂皇的,而是体现在她让能不能每一寸土地上的人民都少一点悲哀,表面华丽实质却愚昧无知,这样的社会你要我承认她是进步的? 我到底是在打自己的脸还是在打谁的脸?
@蔡江舟raist
本来应该上《今日说法》普及买人口也是犯罪的事情,却被做成了《感动中国》宣扬恶心的女性奉献精神。
当然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好像没有人要为此负责。
你看村民一大群人一起犯罪,总不能把他们都抓起来吧。你看受害者的父母都同意了,说出那样的话,总不能把受害人的父母抓起来吧。
你看他们都感动了,你都感动中国了,你在做好事啊,怎么还追究那么多。好像把她当成女神捧起来,表扬一通,一大群犯罪者就不用为此负责了一样。
结果最后居然真的就没人需要为此负责了。
一旦没有人为此负责,那人贩子该拐卖还是拐卖,村民该买人还是买人。悲剧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反正他们无知,他们群体性犯罪,反正有官方媒体给他们平反,说出他们的不容易吗。
你看多不容易啊,孩子上不了学,全村没文化,不知道法律。毕竟法不责众。
只有受害者,没有负责人,把受害者的地位一拔高,一切就都陷入到一片雾中,看不清了。那究竟谁该为受害者的不幸,十多年身心遭受的折磨负责呢?没有人。
把这样的事情加工成“感动中国”,挂在贞节牌坊上招摇过市。以此提醒我们这片土地上还有那么多人在遭受不该遭受的苦难。然后让我们笑一笑。
真他妈的魔幻现实主义,真的是幽默。
再提一件事。当年那个让几百个正常儿童精神分裂,惨无人道的电击疗法杨永信教授,那个被《科学》杂志用The most infamous形容的电击教授去哪了?负责了吗?
@盐樱桃
下午刚看到相关的报道,震惊愤怒之余顺着链接去看了NHK对于石破记者(《尴尬的榜样:郜艳敏,被拐来的教师》一文作者)采访郜艳敏老师的跟踪记录。其中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郜艳敏从教室里走出来见石破,门口几个小孩子吵吵嚷嚷地围上来。郜顺手帮一个流着鼻涕的小男孩带上帽子,还细心地拉紧系好他帽兜上的绳子。
《最美乡村教师》这篇荒谬的宣传稿说对了一点,郜艳敏是一个善良的女人。那些曾经监视、毒打、强奸她的人和机构,却因为她的善良而从中牟利获益,这已经超越了我能想象的无耻。而这些个人和机构更进一步地,利用郜的善良制成了另外一道束缚桎梏她的枷锁,其中的道德沦丧让人不寒而栗。
石破先生在《尴尬的榜样》一文中写到,郜艳敏如今的处境和十二年前并无两样,只不过当初监视她的是婆家人,如今监视她的是整个村镇——当石破走进郜艳敏执教的学校时,立马有负责监视郜的年轻女人走上前来,而当石破来到与郜艳敏约定的村外地点见面时,则被当地村干部带走,进行了长达五个小时的审讯。
“没有必要啊,”石破在颠簸的车上面对NHK的镜头无奈地说,“这是个好的典型”。
下岸村不傻,在媒体对郜艳敏产生兴趣之初,他们因为这个女人的存在揭露了当地教育资源不足的窘境而大怒,因此一度决定撤销下岸村小学、辞退郜艳敏。但是在社会的愤怒面前,他们很快就看到了“好的典型”背后的力量。于是,本来的决定变成了将她作为“最美女人”推向全国,并且允许她入党。
奖励和资助从四面八方而来,村里得以用这些给郜艳敏的钱进行简单的福利发放和基础建设。反正,这是郜艳敏那个被塑造出来的命运多舛却投身教育、不计前嫌而勇于奉献的“好的典型”应该做的事情。只可惜那年她最终没有成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可能是奉献的还不够,没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地倒在下岸村的讲台上。
于是郜艳敏所遭受的毒打、囚禁和强暴成了塑造英雄形象的小插曲,下岸村十分之一的人口都是来自广西、湖北、贵州、四川的被拐妇女的可怖现实成了故事轻描淡写的背景,至于为什么这个村庄里没有钱雇佣老师(甚至在郜艳敏被社会熟知以后几个特地调来的女老师也因为环境不好而离开)而镇里教育系统的某官员因为贪污而查处的事实,更是没有人关心。
在罪犯拐卖囚禁了郜艳敏之后,媒体道德绑架了她。这些享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精英们,面对她所遭受的苦难和更大的社会问题视而不见,而是选择用自己创造出来的扭曲的榜样掩盖周遭的黑暗。讽刺的是,揭发这种黑暗,恰恰是他们的工作本身对他们要求的责任。
我并不是说媒体和宣传应该担任起多么高尚的角色,但是他们至少应该守住一条底线:不作恶。相反,这些没有底限的渎职者踩在郜艳敏的悲剧之上,踩在下一个下下个郜艳敏的厄运之上,踩在全中国妇女儿童拐卖的严重现实之上,甜腻讨好地为一台大型晚会,一次事迹汇报,一场主旋律电影捧上一个被精心打扮的英雄。
刊登《尴尬的榜样》一文的《南风窗》主编杨军曾经是一名官方宣传机构的工作者,在面对NHK的镜头时,他表达了一种略显保守的新闻信仰:“明天要说的话,今天就不应该说。”
我希望,在郜艳敏被拐卖21年后,在《尴尬的榜样》发表9年后,这篇一石激起千层浪文章的主编所说的“明天”已经来临。毕竟,如今社交媒体上的一条转发链接能够触及的受众不亚于当年一份颇有影响力的刊物,如今的人们开始严肃地讨论女权主义而不是理所当然地将女性视为奉献和牺牲的角色,如今的公民意识日渐觉醒而人们面对一个被推出来粉饰太平的英雄时并非感动而是愤怒。
那些“明天”该说出来的话,也该说出来了:囚禁郜艳敏的个人和机构该受到怎样的惩处?当地妇女拐卖现象有否好转而漠视法律和人权的官方该追究怎样的责任?教育分配不公和教育系统中的贪腐问题如何解决?尤其是,面对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外界压力时,媒体应该有怎样的自省和底线?
这一次,这些问题不能再用一个女人的善良和软弱来回答了。
如果这一次这些话依然“说不出来”,那么恐怕这“明天”永远不会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