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编剧束焕接受采访时称致敬港片经历了“由显到隐”,最初版的版本色彩更加浓厚,但从现在公映的版本来看,《港囧》致敬港片的部分已经不能再多了,多到撤掉这一部分电影压根不成立。从竖排大体字幕板到香江金曲串烧,从经典港片海报到台词中的互文,从港片金牌配角出演到王晶客串戏中戏,《港囧》这部喜剧可谓“港味四溢”。
电影中的金曲太多,从开篇陈百强的《偏偏喜欢你》一直唱到结尾罗文的《万里长城永不倒》,歌曲出现频率完败《小时代》系列怪诞的配乐(尽管是主题歌单曲循环)。据说对其识别量可暴露年龄,但不管是70后、80后还是90后,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神曲”,不会完全对这些音符陌生。
要说在当下中国,还有哪一种文化品类具有如此广泛穿透力,估计只有红色文化或者叫“爱国主义文化”能比得上,举个例子,不同年龄层的中国人大都能看懂阅兵式和春晚。红色文化拜雷同的教育体制浸淫所赐,香港流行文化则是后天自由选择,可见其永恒魅力。在现在文化消费代际更替、各种时髦层出不穷的背景下,港片、粤语歌等香港流行文化能够打破代沟,成为全体中国人共享的文化符号,真是难得。
《港囧》中如此泛滥地致敬港片,一方面说明主创尤其是导演徐峥个人对港片有深深情结,一方面也是在前作商业成功之后创作自由度增加,更加肆无忌惮。电影讲述了所谓的“初恋情结”,不消地说,港片是不少中国影迷爱上电影的“初恋”。不管是戏里还是戏外,港片都融入到了徐峥的青春岁月,和未完成的初恋一起,成为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这种感受应该不仅仅是徐峥一个人的“为你钟情”,更是大部分影迷尤其同龄人集体情感体验。
然而,戏里热泪盈眶,戏外义愤填膺。97之后,香港导演北上,港片似乎成为遥远的绝响,香港导演一不小心还要背上“抢钱”“赚养老金”的黑锅。这种批判于2012年《南都娱乐周刊》一篇以“香港电影七宗罪,烂片我们忍够了”为标题的文章达到顶峰,该文称香港老一代导演吃老本、年轻一代导演缺创意,而内地市场则成为香港电影人的淘金对象。前后态度的扭转反差不由使人联想起罗永浩在海淀剧院演讲会上说过的一个关于约翰列侬被粉丝刺杀的段子:粉丝朝列侬开了6枪,平静等待警察将自己带走,临走时,指着列侬的尸体说了3个字:你变了。
到底是“老情人变坏了”还是大陆影迷“厚古薄今”? 我觉得两方面原因都有。
港片情结总是和青春记忆、怀旧联系在一起,人之初尝到的食材可以改造一个人味蕾,那些和青春有关的日子,在日后的岁月都会酝酿和光环化,姜文可以把“文革”拍成《阳光灿烂的日子》,你就知道念旧有多可怕。从宏观的角度来看,香港是整个大中华区唯一一块没有经历文化管制的自由地带,黄金时代的港片受众是全世界华人,不然以其弹丸之地无法支撑起“东方好莱坞”的电影梦工厂盛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是好莱坞的扩张,“尽皆过火尽皆癫狂”的港片在各个市场中逐渐衰退了,美国大片重新确立了电影的标准,替代了港片在大中华区及东南亚市场的位置。
黄金时代香港市场是港片试金石,卖座影片很容易就实现文化输出,而随着港片海外市场的萧条,土本市场所能提供的预算越来越低,香港导演北望神州相继北上。大的时代背景还有港陆关系的微妙变化,网上流传一个段子:当年刘晓庆拍电影,李翰祥导演给她两千块钱,睡地上,盒饭都要到路边去吃,后来刘晓庆雇佣李翰祥拍电影,还要给他发红包,李翰祥夫妇非常感激。长期习惯野性生长、聚焦市井娱乐的香港导演到了天朝这块神奇土地拍电影,自然得入乡随俗,加之电影工业落后,难免一时半会摸不着北。事实上,2000年之后,中国电影产业化加快,中国大陆电影人一样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加上大部分导演缺乏类型片创作经验,实际操作中更多是“使劲拍商业片而不得其术”,比起香港导演,更加狼狈。
香港导演文隽接受访谈谈拍鬼片
从《港囧》中致敬的港片来看,不管是徐峥大学时代画的电影海报:《秋天的童话》、《新不了情》、《胭脂扣》、《玻璃之城》,还是台词中引发联想的王家卫电影:《2046》、《重庆森林》、《阿飞正传》,以及金曲对应的港片:《英雄本色》、《倩女幽魂》、《大话西游》,这些作品对应的导演都相继北上,似乎只有徐克和陈可辛在内地市场找准定位,王晶只有一个《澳门风云》系列成功,算半个,王家卫北上不北上压根没有多大影响,一痴人也。其余都还在困兽犹斗。最新的例子是张婉婷、吴宇森、杜琪峰的作品相继市场失利。
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如果盘算一下国产电影票房排行榜的前十,香港导演依然占据半壁江山(《捉妖记》、《西游降魔篇》、《西游记之大闹天宫》、《澳门风云2》《智取威虎山》、《十二生肖》、《天将雄师》),除了大陆本土色彩浓厚的喜剧难以驾驭之外,香港导演依然是最能玩转商业片的创作群体,更何况现在的本土喜剧也向给予自己丰富养料的港片反哺致敬。
香港电影,偏偏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