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想想,青春片里已经屡见不鲜的青少年堕胎、三角恋、劈腿这老三样,更像是人们脑补出来的记忆。
在真实的青春里,阵痛绝非来自于人流,迷茫也并非因为不知道在三角恋中该选谁,成长更不是被劈腿后的经一事长一智。
导演郝杰将个人记忆投射到电影《我的青春期》之中,从不同的侧面还原了真实的青春期,对普通人的青春记忆进行了一次难得的重启。
有人问我,你多大了就拍自传?
你应该等老了之后再拍。
我说我怕我忘了,
我怕我忘了十五六岁谈恋爱的感觉。
郝杰
青春的荷尔蒙无处安放
编辑/张大海 撰文/税晶羽摄影/胥欢
青年导演郝杰的第三部电影《我的青春期》似乎不可免俗地瞄准了当下热卖的青春题材。但独特之处在于,这部电影依旧延续《光棍儿》和《美姐》的风格, 是郝杰本人自传式的记录。他用电影镜头重现了自己青春年少时期“忘不掉、放不下或者是现在做梦都会梦到的那些事情”,在他看来,那也是每一个普通的人的真实青春感受。
就跟《我的青春期》里你看到的一样,我拍第一部戏时,全村人组成一个大剧组,我妈当制片助理,管大家的吃住。要是隔壁大爷大娘不让拍,我妈就去协调一下。这个河北张家口的小乡村就是我从小生活的地方。第一次离开那里,是坐着牛车进县城去读初中,我的青春期就从那时候开始。
那个乡村是一个纯粹的农村,一个延续了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原始村庄。村子里每年出去上初中的也就一两个,所以这样的事就算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事情了,走的时候全村人都站街上看那是哪家的谁谁谁。所有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那么的近,谁家要是发生任何一个事情,你们家窗台上放的什么花,全村的人都知道。
从那样的地方来到县城,一下子开启了我对外界的认识,那种冲击感跟我第一次来北京是一样的。女神一般的“李春霞”、能制服混混的“四大天王”,他们的出现让我有点冲昏了头脑。然后开始觉得我们是封闭的,山里面的,没见过世面。
那会儿是九十年代初,县城里混混猖獗,社会上主流价值观就是混、打架,谁老大谁牛。那个牛不光在学校牛,在全镇上也牛啊,在产业链里边也牛的,能找到媳妇,干什么事也好干。
开学第一天集会,校长发言,话音没落,一块砖头就飞来砸在校长头上。晚上我们十几个男生挤在一个大通铺上睡着,混混跑来要钱,不给就打。我那会儿一星期拿15块钱生活费,一开始没经验,两巴掌扇过来就直接都给人家了。稍微有点钱的,每天一顿打。没人敢还手,大高个也不敢。你要是敢较真,他就更欺负你了,而且记住你了。他要是记上你,天天找你去。
我采访过几个师哥,他们说后来发展到要是今天没来打你你都睡不着觉,不踏实,在想今天还没被打过呢。初三年级那些混混,我看前面老师讲课,他们坐后边抽着烟,酒瓶子在那揣着,然后打扑克,老师不敢管。校长和教导主任从来是低着头在下边。反正谈恋爱会挨打,学习好会挨打,特别酷也会挨打,就怎么着都会挨打,那场面比我拍的严重多了。那会真正学习好的人全毁了,学习好但家里穷啊,交不出来钱,怕挨打,只能不上学了。
唯一美好的是“李春霞”,她在我的青春期里真实存在。就是那种“校花”式的人物,经常在那升国旗,抛头露面,比较引人注目那种。我们全校那会儿连初中带高中,1500多个人,基本上都觉得她最好看。一下课,大家上厕所都从我们班门口经过,我们就天天等着她过来上厕所。她跟我们一样穿那种运动服式的校服,发型就是电影里那种,不长不短地披着,薄薄的刘海,她眼睛很清澈。我们就天天在那看,然后大家还议论一下。
她肯定知道大家在谈论她,但是我慢慢地发现,她知道我在看她。如果我跟大家在外面站着看她,她就一直走,目不斜视一直走。但我没站外面,躲在教室里边看的时候,我发现她走到我们教室前面之后会扭过头来看。通过这个细腻的感受,我发现她知道我这个人。
我们那个年代更封闭,离恋爱更远。喜欢一个人,就假装自己扮演成一个流氓,然后欺负人家,挤人家打水什么的。那些混混们要不然调戏她,要不然躲着,形成这么一个对话关系。混混也处在青春期。每个人青春期时内心会产生萌动和一种对这个世界驾驭不了的羞涩。他跟自己的关系是拧着的,一方面害羞,一方面又不承认。就跟开车一样,刚开始发动,自己不受控制,有时候会冲动,有时候会偏离。青春期为什么要打架?其实跟内心是反的,喜欢女孩也不敢说,就去欺负那个女孩。
那时又是整个中国的青春期,荷尔蒙无处安放,拼谁混得好,谁牛。“古惑仔”从香港传进来,在我们那样的小县城流行,跟现在追星的方式一样,我们也贴海报,把他们的头像剪下来。除了古惑仔,我在县城里没见过任何世面。不要说看书什么的,我们连书都没有,我们县城连新华书店都没有,家里也没有书,四大名著全部没有看过。那个世界还是很封闭的,只能见到“四大天王”,那“四大天王”就是最牛。我如果不去念高中的话,现在最多就是在老家开个大货车,已经挺牛了。
“四大天王”倒不是刘德华他们,是我们班上的四个同学,也是混混。其中一个个子特别高,一米八几,比其他所有的混混都高。他比较仗义的,像电影里一样罩着咱们班的老师和同学。比起那些街上抢钱打人的混混,他在我们心中那是太不一样了。那些混混只是混混,欺负人,人家是正义的混混。我甚至觉得人家代表最先进的发展方向,我们要跟人家混啊。
结果跟“四大天王”混被我爸发现了,一顿暴打。跟电影里一样,从游戏厅把我拉出去,在我们中学门口,当着全校的人打了我一个中午,打到丢死人了,比片子里演得狠。打完再也不敢混了,必须上学,必须不能跟他们混。
当时特恨我爸,但现在想那真的是强制把(我的)方向掰过来啊,必须掰过来。在那个时代,谁都无力改变时代的时候,只能强行把儿子改变过来。其实中国很多父亲都是这样的,父爱如山,很长一段时间,我在成长的状态下都是恨父亲的,觉得他不理解我,老打我,做错或不做错什么都打。一直到高中时,他给我买了那辆让我骑着去上学的二手摩托车,我才开始感到父子间那种温情。
影片里的父亲,其实代表那时候我们的父辈,也是我们的历史,也是所有今天现状的根源。我自己为什么要寻找自己,就是我们把我们的根丢了。初恋了,然后自己爹是谁都忘了。出来追求梦想,爹死了都不知道。我跟“李春霞”谈恋爱的时候,真的连着十个星期都没回家。
为什么最后会是我跟她恋爱了呢,我打架也不行,学习也不行,长得也不帅,为什么?可能因为我跟大家不太一样,我内心幼稚,怎么想的就控制不了自己,我没有办法,那我喜欢就去表白。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可能就是喜欢表达,这跟我最后成为导演是一脉相承的。
那时候的初恋,也只是偶尔抽个空,几分钟在一起说说话,拉拉手,然后写写情书。我用彩色那种信纸、卡片给她写情书,写一些歌词或者人家电影里用过的台词。我觉得那个东西跟梦一样,我就在梦里面。
片子里赵闪闪和李春霞常去的那个火车道,真是以前我们常去的地方。在小县城见不到什么世面,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什么样,唯独火车开过,感觉那个是远方。那火车道60年代就有,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历代人都在那谈恋爱。因为那儿比较黑暗,也比较长,谁都不影响谁。恋人在里面写满了各种字,比如说“我喜欢你”“我们要一生一世在一起”。或者有的分手了,还写“我恨你”“我等你啊”,各种各样的。那八个字,“金榜题名,你来娶我”,不是编出来的,她真写过。
但现实是没等到金榜题名,我们就分手了。一是被老师发现了,二是有个混混也喜欢她,每天来打我,当着你女朋友的面打你,你受得了吗?可能也是为了保护我,后来她也跟混混好了。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他把你最喜欢的人夺走了,然后侮辱你,那个侮辱太深了。
我痛苦得要死,但不消沉,还是努力准备高考,没有资格消沉,化悲痛为力量,卧薪尝胆。那个时候就没有任何通往外界的东西,高考就是唯一的口了,唯一一根稻草。我们没见过世面,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也没有任何途径可以走出去,除了上大学。我现在回忆,那个时候的高考重要程度,跟几千年来封建社会完全一样。高考是整个中国几代人的磨难,因为高考疯掉的人多了。
没被录取的时候,我差点也疯了,遗书都写好了。之前,我那么喜欢一个女孩,最喜欢最喜欢的,她又跟你好了。那个时候只要跟她拉着手,心跳幅度远远超过现在经历的这些事情。我不知道吸毒是到了什么程度,但那时候拉手就已经到了最高的心跳幅度,我人生中再没那么高过。那样一个状况,她和你分手,跟别人好了。接着没考上大学,所有的可能的安慰就剩高考这一个了,然后没录取。村里的人可能只是简单议论一下谁谁谁家那个孩子没有考上,但我当时受不了这个话,感觉所有的人都在议论你。
没有口了,没见过世面,没有任何人可以沟通出。在家也不说话,我不好意思说,我喜欢一个女的,然后我被甩了。脑袋埋在那个被子里边不动,哪都不去。我就不太正常了,一天一天不太正常。我疯了之后那就完全失控了,你自己走丢了都不知道,跳楼跳到山崖下都不知道,那样一个状态。我怕有一天疯了或者是死了,别人都不知道是为什么,然后就写了遗书,写我喜欢谁谁谁,怎么了。幸好,这个时候录取通知书来了,因为服从了调剂。那个时候肯定不是“啊啊啊”,笑不出来,只是叹了一口气,我知道我能我活下去了。我爸我妈也是叹了一口气,知道能活下去,迈过这关。
可是当年你们心跳得要死要活写的东西,早就给忘了。我们小时候还在谈各种梦想,长大你会发现世俗得一塌糊涂,最后还会说,你谈那些干什么?就完全把自己小时候都忘了。包括“李春霞”,她是你心里的女神,她长得好看,但实际也是普通人。你现在跟她提小时候写的那些情书,她会觉得弄这些干什么,就是忘了。我写了这个剧本,一年前给她看,我说这是根据咱们的故事写的。请她看看我的剧本,给点意见。已经一年过去了,我说要开机了,你有什么意见?人家说没时间看。
所以有人问我你多大了就拍自传,你应该等老了再拍,现在有什么资格拍?我怕我忘了。 我已经30多岁了,我怕我忘了十五六岁谈恋爱的感觉。
一开始进入大城市上大学,我普通话都不会说,大概适应了最少半年以上。有一个老师专门给我们讲农村孩子的城市化过程。那个感觉就跟中国人出国是一样的,太不一样了,说话不一样,张嘴都得先考虑怎么发音,吃饭不一样,住的也不一样,环境也不一样,东南西北分不清。农村是很寂静的,城市里永远在吵。那个底噪是非常多的,天天睡不着觉。
电影里我打那个舍友,就是因为他一直说我傻逼。当时受不了,就数着呀,第18次我动手打了他。我不喜欢打架,但观念里还是以前“四大天王”那种,我只能拼这个,但人家早就不拼这个了,人家觉得你好low啊,你干什么?但是我们县城里长大的一代人都是那么走过来的。实际上我是班上最穷的,但为了跟大家套近乎,我还让班长组织我请大家吃过一次饭,花了几百块钱,吃完人家都走了,仍然谁也不搭理你。
去上大学之后,我才开始正式观察这个世界,之前一直在一个小地方闭关锁国。进大学后看的第一个电影是《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包括读书还有看电影,一切文明的先进成果都是上了大学之后才接触。因为看到大家都在看,也有了网吧,有了电脑,就开始下片了。这以前我只看过《古惑仔》。古惑仔是假的嘛,但是《西西里》这种电影人家是在说一些真相,是触及灵魂的。
没想到,看了就受不了了,跟初恋是一样的。青春最压抑的时候,你碰到一个最喜欢的人,如果直接跟你好了,那个就跟吸毒一样。那个电影也是一样。在一个跟世界无法交流、自己孤独到要死的状态,一下碰到一个东西,那么好,那肯定不放手,不撒手,那我就天天看。听同学说北京有个电影学院,我就跑去了。
当时也不是为了去上课,就是好玩,我要去。慢慢这个心就膨胀了,看着看着就觉得我也能拍了。然后就开始丢人,去蹭课也丢人。你有什么资格,一个补录进大学的人,你还跑去别的学校蹭课。后来想当导演那更不敢说了,但也不管了,我去了那就不回来了。然后开始自己写剧本,找人投钱,拍。
真的我碰到过电影里那样的骗子,整个中国的影视圈里,中下层很多这样的人,天天在各种忽悠。但是我想说的是当你爱一件事情到一定程度,即使是骗子都是有意义。他们最起码让我看到那个可能,那个可能让我一直在做准备,虽然那个投资是假的,但是我像真的一样去准备。四面墙已经立起了三面,就差一面了。当你有三面墙,你已经有了价值了,有人就会给你投资。
我拍的内容可能都是一些我生命当中,忘不掉、放不下或者是觉得现在做梦都会梦到的那些事情。我就是想说点真话,即使它里边有春梦、有幻想、有意境,但那个是一个普通人的真实感受。其实我是一个特别简单的人,就跟《皇帝的新装》里那个小朋友一样。也许很多人都有一样的感受,但人家在社会化了之后,人家不说。我自己怎么就说出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