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工人收工后(《奏出新希望》)
雾霾专题片《穹顶之下》曾特意引用了英国能源部门相关负责人对英国煤炭产业的看法,大意是说,英国为能源结构的转型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有着惨痛的经验教训,他还说,政府不应当对落后和即将淘汰的产业进行财政补贴,而应当扶植新兴产业的发展。
这便是评论这三部影BAFTA获奖影片(《骄傲》[Pride, 2014],《舞出我天地》[Billy Elliot, 2000]和《奏出新希望》[Brassed Off, 1996])的初衷。它们的故事背景都是20世纪80、90年代英国煤炭产业转型之时,正面或侧面反映了这一时期工人阶层、工人家庭的生活状态,结合边缘群体身份认同、性别认同与自我觉醒等问题,凸显了特定社会情境下个人与群体的社会属性。从风格来看,这几部影片都具有题材的真实性,同时具有“诗意现实主义”与“新浪潮”的某些特征。
三部影片都表现了1984年以来英国煤矿工人大罢工事件及其影响。60、70年代英国经济发展低迷,1979年保守党领袖撒切尔夫人当选后,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反对通货膨胀政策,对传统产业如煤炭、钢铁等,提出要改革管理体制、采用新技术等。她说道,“忘掉昨日的就业机会,多考虑以电子工业为代表的今天的就业机会。”“所以,政府决定关闭技术陈旧、设备落后的矿井,就成为首当其冲的措施之一。”【1】 随着政策的逐渐实施,1979年,英国煤炭年产量降低至1.2亿吨,占能源消耗比重的36.4%;1980年,矿工总数降至25万人;1983年,关闭矿井16个,裁员1.6万人,矿工总数减到18万,矿井只剩下175个;到1984年,政府再次宣布关闭20个矿井,裁员2.1万人,削减产量400万吨【2】。 失业引起工人生活水平的下降,工人不得不为自己的生存与权利奋起斗争,这便成为1984年煤矿工人大罢工的主要导火索。到1984年9月,失业总人数已达到320万人。1985年3月,在当局的软硬兼施下,长达51周的罢工出现重大转折,全国矿工公会于3月3日在伦敦举行特别代表会议,认为只有复工才能维护公认的团结,最终以98票对91票,决定工人将于3月5日无条件复工,这标志着大罢工的失败。 【3】
一.《骄傲》
获得2015年BAFTA英国电影人最佳处女作奖(Outstanding debut by a British writer, director or producer)的影片《骄傲》,直接讲述了发生在1984-1985年间,同性恋群体对1984年煤矿工人大罢工行为的支持、煤矿工人对1985年同性恋骄傲大游行活动的支持,以及煤矿工人对同性恋群体权益立法保障的推动。影片的重心在于如何消解不同地域与不同群体,即伦敦同性恋群体与威尔士煤矿工人群体间的误会与歧视,表现他们在困难时期相互支持。影片开始于主人公马克收听到政府即将关闭20个矿井、裁员2.1万人的新闻,萌生了在同志游行上为矿工募捐的想法,之后他联合同属边缘群体的同性恋朋友成立支持矿工团体,即LGSM(Lesbians and Gays Support the Miners)。然而,他遇到了来自双方群体的阻力,同性恋群体中来自英国北部工业城市杜伦的人表示绝对不支持这一行为,原因是从小受到矿工子弟的欺侮;工人群体对他们持有普遍的社会偏见,认为同性恋群体是变态的、奇怪的,不想接受他们的帮助。直到他们联系到位于南威尔士布雷肯比肯斯市政厅委员会,绕开工会,故事才发生转折。这一场景也具有特殊的神圣感,南威尔士小镇市政厅内会议室固定定焦全景镜头中,位于背景处的一头白发的工作人员,慢慢走过中景处从头顶洒下的过曝的神圣而灿烂的阳光,走向前景中来自遥远伦敦的声音的召唤,她接起电话,镜头缓缓向上推进至近景,然后切至欣喜拥抱在一起高唱“Solidarity forever”(永远团结)的小团体,这是他们迈出的第一步,至关重要的一步。
接下来,误会的坚冰一点一点开始融化,毕竟,无知与未知是产生偏见的土壤。融入群体方法一:真诚。当来自威尔士的委员代表站在同性酒吧的舞台上表示感谢的时候,他的真诚改变了这个酒吧中对同性恋群体之外的人的想象与敌意,他说:“When you're in a battle against an enemy so much bigger, so much stronger than you, to find out you had a friend you never knew existed, that's the best feeling in the world.”(当你在一场战争中,面对远比你强大的敌人时,找到了一个你从不知道他早已存在的朋友,这种美妙的感觉无与伦比。)方法二:热情。当乔纳森在舞池里大肆释放自己的热情与摇摆的舞步时,他打破了当地的传统观念对于男性的刻板印象,“威尔士男人从不跳舞”,瞬间乔纳森便凭借自己浮夸的、完全自我的、极具魅力的舞蹈与表现力,令现场女士发狂男士目瞪口呆,解放天性的快乐情绪几乎传递给现场每一个人,这令对同性恋群体毫无了解的矿工群体快速的接受了他们。
当然,故事中的人物在寻求边缘群体利益得到保障的过程中,也受到各种各样的阻碍,比如马克和乔纳森面对艾滋病的威胁,乔面对中产家庭的阶级矛盾与家庭成员的阻碍,葛辛面对来自宗教徒母亲的16年的不认同,杰夫面对他人对他的自我性别不认同的不认同等等。然而,克服这些阻碍和障碍的意义,正是为了帮助像克里夫这样一辈子都不敢说出自己性取向不同的人勇敢的表达真实自我,并且在争取自己所属的群体权益时,关注与帮助其他弱势群体争取权益。正如乔在结尾时说的那样,“The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we march together, all of us...Together, us united.”(重要的事情是我们所有人要一起前进……咱们一起,联合起来。)
影片根据1985年伦敦同志骄傲骄傲大游行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结尾打出字幕:威尔士矿工为伦敦同志拉拉骄傲大游行领队,以显示LGSM在大罢工期间对矿工支持的团结精神,罢工结束一年后,工党提出动议将保卫男女同性恋权益纳入政党宣言,此次动议也曾提出过,但这次得到了通过;某种程度上,这是因为某个重要团体在集体投票中投了全体赞成票,这就是,全国矿工工会。
二. 《舞出我天地》
获得2001年BAFTA最佳英国影片的《舞出我天地》,大概是1994年以来《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之后最重要的英国电影之一了,它在BAFTA上获得14项提名,凭借此影片获得最佳男演员的杰米?贝尔当时只有15岁。影片同样将背景设定于1984煤矿工人大罢工时期,讲述了工人家庭11岁男孩比利热爱芭蕾、考入皇家芭蕾舞学校追求梦想的故事。影片有五方面特别值得注意。
一是它的大罢工背景,与其他反映罢工题材不同的是,影片不仅表现了工人阶层与政府之间的冲突,更着重表现了工人阶层的内部冲突——在制片人霍尔看来是大罢工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因长时间坚持罢工没有收入的父亲,可以忍痛把去世的妻子珍爱的钢琴劈了当冬柴烧,却为了送比利到皇家芭蕾舞学校面试,不得不背叛了罢工工友,回到从前他所鄙视的不罢工工人行列,坐在前往矿区的大巴上,忍受同行好友的唾弃与谩骂,只为为比利赚得前往伦敦的路费。
二是影片的剪辑十分出色,组合的蒙太奇段落是该影片最主要特征之一,比如比利对着镜子自学旋转动作与芭蕾舞课上笨手笨脚的在女孩子中间跳舞的段落、比利跳芭蕾的场景与父亲和哥哥罢工时与警察冲撞的段落、比利的舞蹈老师与哥哥吵架的场景和比利发泄式的跳舞的段落等等。
巧妙构图
三是影片运动长镜头与特写镜头巧妙结合的表现方式,具有灵活的跳跃性,尤其是比利在父亲面前跳舞的片段、哥哥和老爸在矿区内哭作一团的片段、比利在面试时自述跳舞感受的片段等,成为影片节奏的重要影响。
四是影片中对性别的讨论,当身为矿工、具有绝对男性阳刚气质的老爸和哥哥知道比利宁愿跳舞也不愿练习拳击时,一开始时无法接受的,父亲的说辞是,“芭蕾舞不是男孩跳的,男孩应该去踢足球、拳击或摔跤,不是什么该死的芭蕾”,另外影片中还加入了比利的小伙伴迈克,他从小便穿母亲的裙子,化妆,并在影片结尾中出现时以异装形象出现,虽然影片较小篇幅探讨了男性性别气质与性别选择的话题,但依然表现了对自我意识觉醒的探讨。
离别场景
而在影片最后,描述了比利离开家前往伦敦学艺的场景。制片人乔纳森?芬曾说,“我的外祖父就是一位矿工,所以我对矿工群体非常了解。实际上,我的所有表亲都在片中矿区工作。我是家中外出求学的第一人,自然体会过那种离家远行的复杂感受”【4】 ;这种内化的个人情感的表现方式,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法国新浪潮”对英国电影人的持久影响;而本文前面提到的剪辑方法、运动长镜头与特写镜头的结合等,也无疑是“新浪潮”的表现形式,“他们实现了一种快速剪辑的方法,增加了电影的镜头数目,取消遮挡、化出化入、淡出淡入等传统手法,采用镜头之间的直接衔接,并在时空关系上进行跳接。这种剪辑无以加快了观众的视觉节奏,减轻了叙事的繁琐冗长。长镜头的使用是增加影片的真实色彩,而快速剪辑法式增加视觉的节奏感。”【5】
三. 《奏出新希望》
《奏出新希望》由马克?赫尔曼担任导演,由皮特?波斯尔思韦特、塔拉?菲茨杰拉德、伊万?麦克格雷格、吉姆?卡特等主演,影片曾获得1997年BAFTA最佳英国影片提名、最佳原创剧本提名、最佳音乐提名等。主要讲述了1994年南约克郡矿区即将关闭、工人前途未卜时矿区乐队努力演奏的故事。
失业工人想办法赚钱;让人联想到侯孝贤《儿子的大玩偶》
由于工人阶层深厚的内部矛盾,罢工已经无法解决任何问题,有的人失去了生的勇气,最后,矿区乐队的存在却成为他们继续生活的希望。影片的镜头多次凝视南约克郡的土地、山丘与工厂,仿佛它们与当地的工人家庭是不可分割的存在,而随着矿区的关闭,镜头以饱含诗意的构图形式刻画人们心情的低落、普通工人家庭承受的苦难,用色彩表现人物身份,用音乐传递情绪,更具有真实感。
诗意的构图
乐队的色彩
1987年1月11日,撒切尔夫人承认她上台以来感到最棘手的三件事,分别是恐怖活动、马岛事件和罢工【6】 。上述三部影片皆与1984煤炭工人大罢工密切相关,期间迸发的人性的善恶、不同社会阶级的矛盾等都成为当代英国电影中经常出现的自我关照的表现题材。敢于解构与表现社会敏感题材是一种勇气,更需要情怀与能力。希望中国电影的这一天也早日到来。
本文来自豆瓣网友林彻彻(十三)的文章,感谢作者为豆瓣贡献优质原创内容卷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