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女摄影师罗斯-琳恩·费舍尔正处在人生的低谷期。个人生活不稳定,亲朋好友的相继离世更是雪上加霜,这使她常常落泪。
某天,她没有将眼泪拭去,而是突发奇想,停下来观察这些小水滴。把眼泪放在显微镜下拍摄是什么样子的呢?它们会揭示什么现象吗?每一滴眼泪是否各有不同?
费舍尔说:“大家都知道一滴水中见人生的经典科学实验吧?我想看看一滴眼泪中包含什么。”
一直以来,费舍尔就对显微镜研究很感兴趣,所以她可以利用手边的仪器,即一台附带标光蔡司透镜的Micro Publisher系列数码显微镜立刻展开观察。
当她通过镜头观察第一组半干半湿的眼泪的时候,并没有抱什么期望,所以在发现有的眼泪像航拍图片之后十分惊讶。眼泪中的所有水分、蛋白质、矿物质、荷尔蒙、抗体以及酶看起来就像是从几千英尺的高空中拍摄的河流、土地和建筑物一样。
这使她立刻想起了1977年的著名短片《十的次方》,短片中运用了比例的概念,并把广袤无垠的宇宙比作是碳原子的微观世界。
强烈推荐《十的次方》,1977年拍出此片,已经不能用震撼来形容了:
(建议Wifi环境下浏览)每隔10秒,我们看到的画面就会比10秒前远10倍……接着,镜头又快速拉近,每隔2秒,拉近10倍
她表示,自己尤其为“数百万年里作用于地球的侵蚀效应和一分钟内眼泪蒸发时的晶格排列是如何相类比的”感到动容。
她的样本量在收集和证实三种不同类型的眼泪的过程中不断增多,即维持身体机能和起到润滑作用的眼泪、身体接触到洋葱之类的刺激物时的反射性眼泪和哭泣时的情绪性眼泪。每种类型费舍尔都搜集到了大量样本,她甚至进一步探寻欢乐的泪水是否与悲伤的泪水有区别,男女之间的泪水是否有不同之处。
随着时间流逝,费舍尔的探索上升到了心理层面。她开始思考眼泪是如何体现人的情绪的,并且想知道她拍摄的地形图似得照片是不是导致眼泪流出的激动一刻的一种地图。流泪是人类的共性,因此她还想探寻眼泪是否能印证集体经验。
在某种程度上,她知道自己的探索方式非常主观,但她表示研究成果和整个计划都只是纯粹的艺术。对她来讲,这个过程并不是去验证重复的模式或者让自己的照片像医生办公室里的罗尔沙赫氏试验(视对墨渍图案反应而分析其性格的实验)一样,而是希望她的照片能引发更广的对人生的讨论。
她说:“我并没有用科学家的方式去研究这个项目,而是通过我感兴趣的视觉探索来提出问题。”
第一滴/最后一滴泪
欢笑之泪
幸福与感激之泪
困乏之泪
重逢之泪
希望之泪
诀别之泪
悲痛之泪
喜悦之泪
变迁之泪
盈眶之泪
哀国之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