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今年选了这部《思悼》去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虽是取材于“朝鲜国王英祖将亲生儿子思悼世子活活饿死在米柜中”这一历史真实事件,导演此番却将重心放在了三代人的父子关系和对主角们的心理探究上,因此不了解朝鲜历史的人也一样可以看进去(并且哭成狗)。宋康昊,刘亚仁,苏志燮三大韩国男星在片中演技集体爆表,加上优秀而充满传统美学的摄影与配乐,或许能有机会为韩国首度赢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以《思悼》为片名,电影的中心也正是刘亚仁所饰演的思悼世子。自小展现出过人的聪慧深受父亲喜爱,大王挑灯熬夜亲自为他编纂书册,想要培养他成为一代明君。然而渐渐长大的世子却像所有的小男孩一样,喜欢小狗,喜欢乱涂乱画,喜欢读《西游记》和《水浒传》这样的英雄故事,一年中只有那么一两次会真心想要好好学习。这些在普通人家再正常不过的爱好脾性到了身为帝王的父亲眼里,都成了不思进取的表现,让大王对这位唯一的王位继承人从苛责变成了彻底失望。
有些性格生在宫廷与规矩之中就是注定的悲剧。年轻的世子让人想起《琅琊榜》中的靖王,他们都重情重义,对在宫中身份低微的母亲满怀孝心;他们都不擅权谋,对朝堂之事只凭对错判断而不懂权衡利弊;他们也都冲动任性,若是出于己心想做的事情便分毫不愿退让忍耐。这样磊落的个性若在江湖都是侠客好汉,在王宫之中却只能处处碰壁,更何况他们还有着性格极为相似的父亲,两个皇帝同样是敏感多疑,脾气暴躁。宋康昊完美诠释了一个外表强势内心懦弱的老父王,他期待又惧怕着世子的成长,看待儿子一会儿像亲人一会儿像敌人。
在王宫里,包括帝王在内人人都要机关算尽才能保住自己,然而这个道理世子“学不会,也不想学”。同样对这一套“学不会,也不想学”的靖王幸而有梅长苏为自己保驾护航,在《琅琊榜》极度理想化的叙事中,这个谋士既从未伤害过好人,亦是竹马兄弟绝不会加害自己,如此干净无害的上位史,对于一个最终站上了权力巅峰的人来说,确实美好,也确实不科学。相比起来,思悼世子真正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情义至上,天性自由的人在冷酷的权力世界中会迎来怎样的悲剧。
电影的前三分之一,大多人都会为思悼世子鸣不平,我能想象甚至有人会祭出“父母皆祸害”这句标语。当大王对世子从装束到言行有挑不完的刺,当他对代理听政的世子这也不满意那也不满意,这个活脱脱像进入了更年期的家长一样的大王,会使得坐在荧幕前的你也感觉到“快被逼疯了”。而待故事慢慢展开,明白了作为大王的父亲在这期待背后的无奈,看到世子自暴自弃,却又只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一对父子让我想起了伍绮诗的小说《无声告白》中的母女:在从未说出口的那些话里,才是我对你全部的爱意。大概好的故事就是这样,你看完后无意再去判断对错,而只会感慨“奈何,奈何?”
影片的情感在最后一幕苏志燮帅气又悲怆的扇舞中倾泻而出,但全片的高潮在我看来是世子刺杀大王之夜的一场戏。被逼得已失去理智的世子提刀要冲进父亲的寝殿,却在殿外听到了自己父亲和自己儿子的谈话。大王问世孙:“听说给映嫔(世子的生母,世孙的奶奶)祝寿花甲之宴上,你们都行了四拜,她只是一介后宫,你们怎么可以行只有见了王和王妃才能行的四拜呢?这不是违背礼法的行为吗?”世孙答道:“即使大王爷爷不是王,孙儿仍然可以给您行百拜千拜。是先有人才有了礼法,而不是先有礼法再有的人,孔子也说不要看礼法末端,要看其心。孙儿那天,看到了父亲的心。”世子站在窗外的大雨中丢下了手中的刀,仰起头是一副纵然死也可瞑目的神情。
在最后的扇舞中我们看到,世孙是真正明白父亲的心,不只是他的一片孝心,还有他渴望自由的心。父亲留在自己脑海中的姿态千万种,世孙最记得的却是他拉满弓射向天空的那一箭,饱含着压抑怨愤和美好愿望的一箭。而对思悼世子来说,在这被嫌弃被否定被压抑的一生中,听到那一句话,明白自己被爱过,被理解了,他的心也就自由了。人不怕死,只怕心灵的孤独,许久前喜欢的座右铭也直到经历了无数绝望与恩典之后才真正能够体会:只要有一双忠实地眼睛陪我一起流泪,就值得我为生命而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