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有过这样的嫉妒:如今的孩子实在太幸福了,他们有着自己童年时所未能拥有的一切先进,吃得更好,穿得更好,玩得更好。只有一样,他们没有更好的动画片。影史二十部最佳动画电影(国内篇),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很早以前拍摄的。这当然是一种悲哀。
1.《大闹天空》(1964)
导演:万籁鸣
配音:邱岳峰、富润生、毕克
赏鉴:在外国人眼里,中国应该是什么样子?一种揣测的结果是,他们拍出了《花木兰》、《功夫熊猫》。黄皮肤黑眼睛的观众们,也掏钱去看,却在笑骂一番后迅速遗忘,怎敌得了这猴子叱诧至今四十多年?
上海美影厂的厂长金国平,曾经分析过《大闹天宫》成功的几点原因,例如该题材适合动画创作;人物塑造鲜明,造型设计很有光彩;制作精美,摄制人员对一招一式精益求精等等。
然而我们不需要这样的纸上谈兵,我们爱那只猴子,更因为他是纯中国的——当然你知道,我说的并不是他的出身。作为一部动画片,《大闹天空》不仅在创作层面上展现了我们过去已经拥有的,还在思想上表达了我们所一直向往拥有的。“别人种了九千年的桃子,他不跟主人打一声招呼摘来便吃,当人家制止时,他不但不听劝阻,而且还大打出手毁了人家的桃园。别人辛辛苦苦炼好的丹丸,他拿来就吃,还把主人打得头破血流,临走还毁了人家的制作车间。”在电影《刮痧》里,外国律师口中那只“野蛮顽劣的猴子”,却是中国人和男主角许大同一起所热爱的英雄。
2009年,《大闹天宫》将借着4D光维技术,以高临场感的立体影像再次驾临影院。那时候,不必不好意思,带上一家老小,我们去看纯中国的动画电影。
故事:编剧李克弱和万籁鸣一起对《西游记》(大陆版 香港版 日本版)进行了改编,包括从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直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2.《哪吒闹海》(1979)
导演:王树忱、严定宪、阿达
配音:邱岳峰、毕克、尚华
赏鉴:《哪吒闹海》这部片长不过几十分钟的动画,是可以写足几千字的篇幅的,但也可以简化成几滴水,那是每次看流下的眼泪。
《哪吒闹海》的创作者,曾用“奇绝壮美”四个字来概括其总体风格——“奇”(神奇的想象力),“绝”(细节表现绝招迭出),“壮”(故事充满悲壮感),“美”(画面具有美感)。所谓的“奇”、“绝”、“美”,其实皆归于“壮”之下。影片最高潮,是那位白衣胜雪的少年,在暗如黑夜的暴风雨中拔剑自刎:“爹爹,你的骨肉我还给你,我不连累你!”许多人认为应该将影片腰斩,只到哪吒自刎为止,如此就成全了一部政治隐喻悲剧,或是一部残酷青春。然而随后的圆满,并不是一种妥协,至少在这部电影里不是。相反,它更像一种坚持到底的抗争。到底哪个更强大?是给观众一个因不屈而死亡的孩子,还是一个死而复生,仍旧不屈的孩子?
抛开所有耸人听闻的说法,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坚决拒绝与自己的父亲一起观看这部电影,怕他也会哭,还是怕他想些什么呢?
故事:影片集合《封神演义》中与哪吒有关的章节改编而成,包括“出世、闹海、自刎、再生、复仇”等五段戏。
3.《天书奇谭》(1983)
导演:王树忱、钱运达
配音:丁建华、毕克、苏秀
赏鉴:《天书奇谭》的人物塑造与幽默性是无可比拟的,放在今天,这是一部太好的娱乐大片,观众应该抱着一桶爆米花去看。
相隔多年,刚开始回忆时,你也许会同意把《天书奇谭》叫做《三只狐狸》。老狐狸精的黑眼圈,女狐狸精的桃花脸,男狐狸精的一条腿,这三位似乎是最鲜明的。
然而再回忆,更多人物即纷至沓来:袁公的红胡白衣、蛋生的转圈吃饼、小皇帝的磕巴,县太爷的N个爸爸……每一个都是你所熟悉的,但这并不证明你的记忆力好,而是《天书奇谭》的成功。爱上一部电影的过程,其实跟交朋友没多大区别,你总会记住并喜欢上那些个性鲜明且能逗你笑的人。
故事:影片根据明代小说《平妖传》部分章节编写而成。天宫秘书阁执事袁公,私取天书下凡并传予蛋生。不料天书后被妖狐盗去,借以危害百姓。蛋生与妖狐几番争斗,最终袁公因触犯天条被押上天庭,蛋生则学会天书本领,为民除害。
4.《山水情》(1988)
导演:特伟、阎善春、马克宣
赏鉴:安锡国际动画电影节,曾经做过一个名为“动画的世纪•100部代表作品”的策划,意在总结过去近100年里,最有代表性的100部动画短片。中国只有一部《山水情》入选。评委们都是些欧美人士,因此也可以说,这就是他们所自己创作不出,但认为其最可以代表的中国。
如果把动画片也像真人电影一样,分为商业片和艺术片,那么《山水情》绝对是比王家卫更艺术的电影。我们当然愿意指着这种片子为中国拿奖,然而同时也必须接受它为水墨动画敲响丧钟的事实。这表现在观众方面,就是看过《山水情》的无不称好,但随即转身奔向一个个王晶们。当王晶泛滥,甚至次王晶们也层出不穷时,我们才想起应为过去默哀了。
故事:一位老琴师渡河时晕倒,被某少年救起。养病期间,两人结下师徒之谊。待少年学成琴艺,老师即将心爱古琴赠予少年,别徒而去。
5.《九色鹿》(1981)
导演:钱家骏、戴铁郎
赏鉴:很多人在看这部动画片时,还只是个小孩子,并没亲眼欣赏过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也没听过“昔者菩萨身为九色鹿”一说。然而他们还是会哭,且不是那种因为失去什么的撕心裂肺,而是莫名忧伤,“九色鹿”是需要仰望的。
九色鹿对一众动物说道:“我们到无忧无虑的地方去,那里一切都会有的”。这“无忧无虑的地方”,还可以有不同的说法,比如“极乐世界”。它就像是一部影像化的儿童版佛经。纵不信任何宗教,也不妨碍它的美。
故事:九色鹿救起一个溺水的弄蛇人,不料后者却因贪图钱财,向国王告密,设计将九色鹿引入包围圈。九色鹿当众揭露其忘恩负义的丑恶行为,国王深为不安。弄蛇人则胆颤心惊,跌进深潭淹死。
6.《猴子捞月》(1981)
导演:周克勤
赏鉴:《会摇尾巴的狼》——>《张飞审瓜》——>《猴子捞月》,它们分别是最原始的皮影片、皮影皮毛学得最到位的剪纸片,以及最得皮影精髓的剪纸片。
《猴子捞月》的动作设计极其流畅。身为剪纸片晚期作品的它,其中的猴子,比前辈《济公斗蟋蟀》中的人类都要进化得多。如果你用今天皮影老太舞蹈团的水准来衡量,它当然不够皮影,甚至在造型上,也不比《张飞审瓜》的红唇尖翘、环眉凤眼更貌似皮影。然而其光影设计,简直可以用“可怕”来形容。月光下,猴子们灵动而飘忽,恍若一众可爱的鬼魅。
终有一天,我们会跟人家说,中国曾经存在过一门叫做“皮影戏”的艺术。虽然它现在还没有完全灭绝,但也仅能在“鉴宝”节目上出卖色相,操持皮影的都从“福贵”变成了收藏家们。待到它与其同类一样彻底销声匿迹后,庆幸的是,还有一些动画片可供我们瞻仰。
故事:深夜,一群猴子们想上天去摘月亮。未果后,发现水中也有一轮明月,于是下水打捞,却仍旧一场空。
7.《三个和尚》(1980)
导演:阿达
赏鉴:寓教于乐是中国动画片的一大特点,让你乐完后,必须还要上缴一篇观影心得才肯罢休。而这部《三个和尚》的心得,比起《鹬蚌相争》来,字数还要多些——正所谓“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阐释中国俗语的《三个和尚》,倒是在国外获了不少奖。当然除去本身制作新颖巧妙,它也的确借鉴了西方漫画的某些特点,有着混血的卖相。值得一提的是,这三个和尚,还在六年后的《超级肥皂》中客串了一把,仨人一起凑热闹买肥皂去染自己的袈裟。这种小伎俩,后辈皮克斯也玩过的。
故事:最初的庙主是小和尚,随着高和尚与胖和尚后来相继入住,三人互相推诿拒绝挑水。直到庙里发生火灾,三人才在水资源供应上达成共识。
8.《小蝌蚪找妈妈》(1960)
配音:张瑞芳
艺术指导:特伟
赏鉴:当你有了自己的孩子,哄他睡觉时,会讲什么样的故事?是舶来的狼外婆与小红帽,还是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没有多少库存的你,其实不妨给他讲讲《小蝌蚪找妈妈》,这才是最好的睡前故事。
“青蛙妈妈爱它们,就像我们的妈妈爱我们”。这个开头,比“世上只有妈妈好”更加含蓄,并巧妙的将其置于若不孝顺就两栖动物不如的境地。而且上了学,这篇文是必修课;学水墨,这些画是大师之作。即便不能期待产出另一个齐白石,或是增加点语文分数,单这样的诗情画意,也是难得的美育。
故事:柳叶乱飘雨,芙蕖发幽香。蝌蚪找妈妈,奔走询问忙。只缘执一体,再三认错娘。(茅盾看后所作)
9.《小倩》(1997)
导演:陈伟文
配音:林海峰、杨采妮、袁咏仪、张艾嘉
赏鉴:徐克虽不是《小倩》的导演,却是这部片子的编剧、监制,甚至还化身为小狗“金坚”,在银幕上“旺”声一片。
人称“徐老怪”的他,一向天马行空,这次使的兵器总还算顺手。虽然也粗糙,如今仍旧可看。当然其中部分原因,也是由于我们长久以来的原地不动。
本想再刻骨铭心一把的观众,看《小倩》的结果将是大笑而归。这“笑果”还不同于《天书奇谭》。《天书奇谭》的笑料是天生的,简直是在自己个居家过日子,并不视乎有无观众在场。而《小倩》则一开始就扑进怀里,旺旺,给你讲个笑话先。热情是好的,可惜经不住细听。
《小倩》至今已经十一年了,十一年里,再没有比它更好的动画长片。十一年,刚出生的孩子,童年也要结束了。再等下一部,恐怕徐老怪都要退出江湖了。
故事:宁采臣因为忙于生计,忽略了女友小兰,导致后者另嫁他人。自己则与小狗金坚相依为命。机缘巧合下,宁采臣爱上了女鬼小倩,在与姥姥等妖怪一番殊死搏斗后,两位有情人终成眷属。
10.《金猴降妖》(1984)
导演:特伟、严定宪、林文肖
配音:李扬、毕克
赏鉴:《大闹天宫》二十年后,孙悟空又在动画长片《金猴降妖》中卷土重来。重新排列王朔使用过的修辞,就是这次老孙摇身一变成为“革命队伍中的一个打手”,要保护“唐僧同志”去“追求真理”。
不可否认,相对《大闹天宫》的成就,《金猴降妖》做了一道减法题,但幸好也还不是除法。如果没有《大》,《金》甚至可以排名更靠前些,也不必拿“创作人员对孙悟空难以割舍的情节”作为自己出世的理由。所谓“难以割舍”,不过是趁日落西山之前,怀念当初的如日中天。
在《金》中,猴子的衣着品味并没有太大变化,胳膊腿也依旧灵活,但整部片子色调偏暗,更适合“三打白骨精”的主题。当年看电视剧《西游记》时,不晓得你有没有过这样的遗憾:白骨精太凶了。尽管她可以用彼时堪称暴露的服装,让人们的眼睛长久逗留于其胸前,可偶一抬头,还是凶相毕露。动画片《金》则弥补了这一遗憾,《西游记》中这一几乎是最享有盛名的妖怪,终于在这里“妖”了起来。
毋庸置疑,孙猴子还会在人们的记忆中,继续长生不老下去。以后也一定会有关于他的动画片再次被搬上银幕,只是不知是否将相对于《金》再做道减法题?
故事:本片是一部电影长片,另外还同时编辑成了一部分集连续剧。中国六区双碟限量二十周年纪念版本中,包括《金睛识妖》、《三变三打》、《师徒遇难》、《义邀猴王》、《救师灭妖》等五个段落。
11.《崂山道士》(1981)
导演:虞哲光
配音:程之
赏鉴:中国曾经选评过“十大国产动画片”,是在青岛揭晓的。那一天,青岛各大报纸都报道了这一消息,且几乎都使用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副标题——《崂山道士》等榜上有名。然而若将该片拍成真人电影,青岛人民最担心的,恐怕却不是自家的崂山是否如动画片中水墨背景那样美的问题。
《崂山道士》是一出独角戏,当然也有妻子、道友、仙师等等,但他们多数时候都属于人肉道具。因此拍真人版,最难的就是如何找到这么样的一位书生。人类表情自然比木偶生动,然而当他因砍柴吃不消而边跑边唱“我逃之夭……夭!”,或是向妻子炫耀“穿墙进去,我穿墙进去,拿了就……跑!”时,就算也能找到昆曲名家来指点,自己却是否成得了程之呢?
故事:本片取材自《聊斋志异》。讲述了一个书生在看了《神仙传》后,做梦梦见自己前去崂山学道。结果他学了穿墙术后,就打算以此行窃,没想到法术失效,头上撞了很多包。醒来发觉却是一场梦。
12.《神笔》(1955)
导演:靳夕
赏鉴:《神笔》和《孔雀公主》都是靳夕的木偶动画作品。从技术成就上来说,前者并不如后者。但人们还是更多的把记忆空间腾出来,请进那位放牛娃与他的神笔。
《孔》代表着我们的木偶片在最高峰时,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成就,讲述它,需要配备尊敬的语气;而对于《神》,却允许放肆使用“啊”之类的感叹词。我们都想生活中能有一点奇迹,所以更喜欢这出看似朴实无华的传奇。
故事:放牛娃马良很喜欢画画,某天一位神仙送给他一支神笔,用这支笔画什么就能真的变出什么。当地官员将马良抓了起来,逼迫其为自己画一座金山,马良运用计谋,最终使其坐船去金山的途中葬身海底。
13.《雪孩子》(1980)
导演:林文肖
赏鉴:《雪孩子》是有教育意义的。它不仅刻画了一个雪做的赖宁,还以身作则,“利用雪遇热变成液体这个自然现象,将科学知识和丰富的想象结合在一起”——对于一个成人来讲,必须嬉皮笑脸,才能接受这种一本正经的文章。谁也不会承认当年看《雪孩子》哭,是因为学习什么榜样,或是某种科学现象。
当然其中一部分要归功于金复载的音乐,个人认为他最好的作品是《哪吒闹海》,但那是他的“浓妆”,《雪孩子》则是“淡抹”。“淡抹”的音乐中,雪孩子蒸腾远去。它其实就是我们的龙猫,是我们悬崖上的那个金鱼姬。
故事:兔妈妈要出门,怕小兔一个人在家孤单,便给他堆了个雪人。随后小兔和雪孩子一起玩耍,成为了好朋友。小兔玩累后回到木屋休息。不想木屋意外着火,雪孩子为救小兔,自己化成一滩清水。在阳光照耀下,水化为蒸汽,幻化成雪孩子模样的云朵,徐徐升向高空。
14.《渔童》(1959)
导演:万古蟾
配音:邱岳峰
赏鉴:“老头,渔盆是我们国家地”。这一把嗓子,曾经说过,“翻沙子种金子,金子一屋子,沙子一袋子”(《阿凡提的故事》),说过“走过去,你可以溶化在那蓝天里”(《追捕》),说过“凡是交情经过考验的好朋友们,就要紧紧地把他们拉在身边,但不要对每个半生不熟的人过分的去周旋”(《王子复仇记》),说过“简!”(《简爱》)……邱岳峰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他把文字变成声音,让一代人轻松背诵,尤其是这句“捞头,愚盆是窝们国家地”。
虽然让我们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大反派洋神父,但不可否认,《渔童》本质上还是一部非常和谐的动画片。同样是从海里捞到宝贝,却没有成为另一个《渔夫与金鱼的故事》。据说摄制人员当初曾冒着七级风浪,到蚂蚁岛去体验生活。他们到养老院同老渔翁座谈,到幼儿园观察小孩玩耍,甚至还去普陀山观看一些庙里的金童玉女,最终才把渔童和老渔翁的形象确定下来。就此看来,与其把剪纸片《渔童》上升到“表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精神,歌颂了劳动群众的勇敢和智慧”这种高度,我更愿意把它降低点,它只是实实在在的体现了那个时代动画工作者所普遍具有、这个时代却极其稀有的敬业精神。
故事:一位老渔翁意外网到一只画有渔童的汉白玉渔盆。夜里,彩绘的渔童从盆里跳出,用钓竿垂钓,变出许多珍珠。一个洋神父欲强行将渔盆霸占,于是勾结官府、颠倒黑白。结果老渔翁在公堂上当众将渔盆摔得粉碎,随后渔童突然跳出,甩起钓竿大闹公堂,并狠惩了洋神父。
15.《骄傲的将军》(1956)
导演:特伟
赏鉴:看动画片《骄傲的将军》,就像听侯宝林的相声《关公战秦琼》。
京剧本是一门国粹,如今它最大的功能却是让人望而生畏,然而看《骄傲的将军》时不会,听《关公战秦琼》时更不会。动画片中的那些音乐、扮相、举手投足,相声里的那些唱腔与姿势过场,都是非戏迷眼中的京剧。可他们却喜欢看喜欢听,并能在得当之处,笑得出来。或许这就是因为《骄》和《关》都在京剧烦琐的门道与讲究中突围,给予了人们它本应给予的平易近人的快乐。
故事:一位将军得胜归来,庆功会上受到众人吹捧。骄傲的他随后不再练武,整日沉湎于吃喝玩乐。后来敌人突然进攻,将军慌忙迎战,但因荒废武功太久,结果只能束手就擒。
16.《毕加索与公牛》(1988)
导演:金石
赏鉴:据说《毕加索与公牛》是“意识流动画的初探”,看完这部片子,对不知道“意识流”为何物的人来说,“意识流”仍旧是原封不动的三个字。但却可以怯生生的说,自己懂了一点点毕加索。
如果去掉旁白,你很难相信这是一部产自中国的动画作品。它更像一位海外归来的教授,举手投足都是洋派,但并不打官腔,相反讲起课来清晰扼要,庖丁解牛给你看。
这部片子是八一厂拍的,摄于1988年,那正是中国动画江河日下的时候。如果再早些,或许会有更多的《毕加索与公牛》,可惜我们没能有这样的幸运,它也只能止步于“初探”。
故事:通过对毕加索画公牛这一过程的解析,探索毕加索创作风格的来源与含义。
17.《小鸭呷呷》(1980)
导演:虞哲光
赏鉴:1960年,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折纸片《聪明的鸭子》上映。
在片头,历来最先的主创名单,却让位给这样的一段说明文字:“折纸片,是这次技术革命运动新创的片种,它是从儿童折纸手工发展出来的。活泼有趣、动作灵活,人物和布景是用纸料制成的。风格新颖,富有儿童趣味。”这是折纸片的出生宣言,但不幸也是它的墓志铭。折纸片的一生没有多少文字可记载,产量也屈指可数。确切的说,二十年前它已经随着最后一部《蓝骨》寿终正寝了。
虞哲光除了这部《聪明的鸭子》,同时还是《小鸭呷呷》的编导。两者相差整二十年。在《聪》里面,小鸭子单是拍拍翅膀、摇摇尾巴,就已被认为很了不得。而到了《小》中,鸭妈妈挎着一篮子鸭蛋,小鸭子们气定平和的破壳而出。再往后,折纸片会发展到什么地步?我们没机会看到了。现在唯一的希望,也许就是那些不正规的人员,也即我们的网友们。他们有着各式各样的聪明,有着一股脑的热爱,只是不知道,他们舍不舍得这时间。
故事:趁鸭妈妈不在,十只小鸭子联合战胜了狡猾的狐狸。
18.《不射之射》(1988)
导演:川本喜八郎
配音:孙道临
赏鉴:有一种说法,日本人比中国人更中国。似乎拐个弯回来后的他们,更懂得中华文化。
纪昌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在《列子》等古籍中皆有记载,日本人把相关传说改写成《名人传》一文,而《不射之射》就是根据《名人传》改编而成的。
对于这篇拐弯回来的动画片,即便你不知道它的导演名字长度惊人,也没注意到片头所写的“这是中日两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交往中新的一章”,可还是能瞧出它的不地道来——那就是“过头”了。纪昌学箭的曲折遭遇,在咱们这里是稍微点头称道的神奇,到了他们那儿却现实得笃定不已。因此就算抛开木偶造型的东瀛化不谈,《不射之射》也不免成为木偶片中的异类,至于是否喜欢,则要看你是否愿意抓住中华文化皮毛不放了。
故事:纪昌刻苦练习箭艺。老师告诉他,使用弓箭不过是“射之射”,不用弓箭却能使苍鹰落地,这才是“不射之射”。多年后纪昌技艺学成,人们见到的是一个温和慈祥、与世无争的纪昌,他甚至已经不认识“弓”为何物。纪昌死后,邯郸城内的武士们也都耻于张弓舞剑了。
19.《草原英雄小姐妹》(1965)
导演:钱运大、唐澄
赏鉴:这几乎就是给当时孩子们预备的一出样板戏。如今,父辈们仍旧背得出样板戏的大段唱腔,而我们也记住了“草原英雄小姐妹”这个专有名词。不过这一名词早已被注册过,还要小心不要冒犯它的商业利益。
在众多动画片中,《草》貌似最为写实,当然这也是必须的:龙梅和玉荣如果打扮得跟蛋生一样,那无知的小朋友们,就只会去喜欢,而不去学习了。然而许多年后,玉荣的小女儿们在看完这部动画片后曾问道:“妈妈、大姨,人比羊更应该受到保护,为什么为了救羊把人给冻了?”动画片的归动画片,样板戏的归样板戏,耐心等待,它不会永远与政治不离不弃的。
故事: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讲述了蒙族小姑娘龙梅和玉荣冒雪抢救公社羊群的故事。
20.《铁扇公主》(1941)
导演:万籁鸣、万古蟾
赏鉴:《铁扇公主》作为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是有着很强的政治意义的。据说影片中原有一句字幕:“人民大众起来争取最后胜利”,后被敌伪的电检机关强行剪去了。和平年代的观众再来观看这部电影,恐怕不会得出“这是一部体现了反抗精神的作品,粗暴蹂躏中国的日军遭到了中国人民齐心协力的痛击”这样的结论,毕竟我们不会因它而弃医改行,我们不叫手冢治虫。
所以你很可能只会看到一部粗糙的黑白动画,里面的人类说着早期中国电影里的那种貌似方言,眨着早期迪士尼白雪公主一样的大眼睛;里面的猴哥与八戒,则丑得连我们都会叫“妖怪啊”。然而不惜一切代价所成就的它,毕竟是一切的起源,在某种意义上,这或许可以说是中国的原子弹,我们创造了,只为证明我们能做到,炸人倒是其次的。
故事:“仅以唐僧等四人路阻火焰山,以示人生途径中之磨难:欲求经此磨难,则必须坚持信念。大众一心,始能获得扑灭凶焰之芭蕉扇”(原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