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看过这样一则不知是真是假的新闻:朝鲜报纸发过一张美国人躺在海滩上沐浴阳光的照片。下边配文却是美国人很穷,没有衣服穿,吃不饱饭,很多人饿死,倒在地上没人管。这则有趣且引人深思的新闻基本可以把它看做《狗牙》这部希腊电影的一个缩影。在偏僻郊外的一栋别墅里,一对夫妇完全隔断了外界与他们三个孩子间的任何联系,他们用各种谎言为孩子塑造了不同于正常世界里的人的三观。在这样的一个乌托邦里,sea(海)的词意变成了皮椅,高速公路变成了强风,天上的飞机会掉下来变成玩具模型,小猫成了吃人肉的恶魔,母亲能生出一只狗、、、、这是一部充满着隐喻的影片,从家庭内部来看可以说它影射了父权主义封建家长制,从国家社会来看可以说它反映了极权统治和反乌托邦的问题,其共性就是个人权威的坚实根基和高度的权力集中。从大的方面看,父亲在这里不单单是一个亲情的代表更是一种权力的符号,母亲则更像是权力的忠实簇拥者,而他们的孩子只是被统治被施以愚政的子民。所以这部电影我们不可能从一种现实的角度去品味它,它更像是把各种极端的情况融汇在一起的一场实验。我们不要因为这部电影只是各种“极端”的合成品而对此感到不屑,其实这些"极端"不仅在过去还是在现在都在成为真实。(我曾为此写过长篇推荐语,这段话是那篇文的节选。影片尺度稍大。)
《艾德·伍德》《造梦的雨果》。这两部都是讲述有关"电影“的电影,将它们推荐给热爱电影的你是再好不过了。艾德·伍德被称为”史上最烂导演“,在电影史上可谓臭名昭著。他对电影的狂热与执着的精神却是让人敬佩,让人感动的。(关于他的生平可自行百度)这就引出了一个常见话题:心里存在的梦想到头来却发现自己只是一个才识平庸到不能再平庸的人。有热情,没天赋是不是应该放弃?可艾德·伍德却没有放弃,直至倒在了追梦的路上。或许本片导演蒂姆·伯顿正是被其精神所感动所振奋才拍摄此片的吧!可想而知在历史上的艾德·伍德定是一位让人生厌让人尴尬的人,如果我遇见他,也许我也会受不了他。但时间一久我也会逐渐喜欢上他,因为他固执得可爱,坚持得让人动容。影片中有一幕十分有趣的戏:艾德·伍德与奥森·威尔斯(电影《公民凯恩》的导演)相遇。在那一刻奥森·威尔斯同样也会抱怨制片人抱怨制约他的各方,在那一刻他们是平起平坐的,在那一刻他们都是电影艺术工作者。
《造梦的雨果》可以说是可青史留名的马丁·斯科塞斯拍给自己和所有热爱电影的人看的一部电影。除去雨果这位小主角的主线,它讲述了电影导演乔治·梅里埃不拍电影之后的失意生活。电影从正式诞生到现在不过百年光景,相比其他世界艺术而言只是一个小孩子。但电影绝对是人类最独具特色的伟大创造,它是一个巨大的造梦机器。当百年前的电影画面呈现在《造梦的雨果》这部电影中时,说实话,我是相当感动的,甚至想哭。乔治·梅里埃无疑是通过停机再拍做出最初在现在看来最为简单的特效的“电影魔术师”。其科幻片《月球旅行记》更是永久地留在了电影史上。他是许多电影手法的创造者。马丁·斯科塞斯在这部电影中出现了许多电影诞生之初的100多年前或诞生之后的电影,如《火车进站》(世界上的第一批电影)《火车大劫案》《摩登时代》《惊魂记》等等等等。但《造梦的雨果》这部电影我认为却是失败的是空洞的,可作为一个影迷而言这已经不重要了。《艾德·伍德》《造梦的雨果》都不能算作是传记电影,两部电影的结尾都有着共通性,那就是通过电影这个造梦机器来重塑两位导演艾德·伍德和乔治·梅里埃的人生轨迹,也只有这个造梦机器能回到那个年代那个时刻让世人在他们生前给予他们最真挚最无私的爱戴与崇敬。(下面的第四张著名的照片为《月球旅行记》第五张是马丁·斯科塞斯出现在《造梦的雨果》的画面)
《伴我同行》。四个性情不同的小玩伴踏上了一段“猎奇”的短期旅途。在路上他们唱歌,他们打闹,他们争吵,他们互助……他们都是普通家庭的孩子,他们都不幸运,都有着伤痛或烦恼。他们应该庆幸在那个最需要玩耍的时候遇到了彼此。上高中或大学的人基本都有同样的感觉:那些儿时的玩伴大多消失了,都回不去了。我们偶尔回想起过去仍会面带微笑,不过此时却多了一份无法言语的惆怅。“有些朋友常是一闪而逝,就像路上的行人一样。”虽说如此,但也应像《千与千寻》中一样,对没有陪你坐到终点站的人心存感激,道声谢谢。在儿时遇到的朋友,关系纯净如水,少有利欲。还有比这更好的吗?
《盲井》《盲山》,导演李杨。“盲”即亡目,《说文解字》释为目无牟子,《现代汉语词典》有三种解释:一是瞎;二是对事物认识不清;三是盲目地。 2014年,法院宣判了一件令人震惊的案件。河北邯郸21人团伙作案层层分工先后锤杀了4名矿工,伪造成矿难共获赔约185万善后费。这正是与电影《盲井》惊人相似,不同的是这正好验证了《天堂电影院》里的一句话:Life isn*t like in the movies. Life… is much harder.现实比电影更加可怕,更加残酷。《盲山》直面了一个中国由来已久的社会问题:人口拐卖。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孩儿对未来有着无限地憧憬与展望,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己的命运就这样被毫不认识的人所支配所剥夺。在这重叠的大山里谁能帮她?这两部电影是作为一个系列而存在的,它并不是凭空想象捏造出这些让人伤痛的事情来,它是有着真实的社会素材的。不管你怎么禁有一点必须承认,这类影片多少呈现了这个国家这个时代的一部分景象,一部分见不得光的景象。
推了这么些沉重的影片感觉有些不好。电影不应该只剩下一副严肃的面孔,它应该全面发展,有拍艺术片的能手,也有拍娱乐片的能手,这样市场的发展才健康。关于《巴黎淘气帮》这部电影也没什么好说的,它是一部老少皆宜的片子。讲的是小主人公与他的同学和其家庭之间的有趣故事。影片色彩明亮给人一种阳光舒适的感觉,在闲暇之余或心情不好时,这部电影是个不错的选择。
张扬导演的《落叶归根》可算是一出悲喜剧。“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悲与喜在一定程度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悲剧的背后是喜剧,喜剧面前,一地悲剧。赵本山饰演的农民工为兑现对生前的工友的承诺,将其尸体一路背回其老家。小人物的艰辛与无助在这一路上展现无遗,他的善良与坚守简直让人感动。所谓的公路电影,在路上碰见一些人和一些事这是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这一路上有不幸的人,有为生计奔波的人,有为自由梦想的人,有满脸愁苦的人、、、它向我们描述着不同生活不同背景的人,表现着这个世界的无限可能。(这无疑是赵本山演艺生涯中一次绝好的演出。)
《活着》这部电影以小见大,通过一家的“小时代”反映整个“大时代”。在此期间你可以看到近现代那些大革命,大政治运动的影子。主角福贵个人及其一家的命运不断地变化,为什么变化?除了福贵个人行为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吗?关于时代的是与非,导演并没有太多直接的回答,他更像是将这些问题抛给了观众,这也是其高明的地方。这点同余华的原著小说是一样的,小说中对当时时代的状态并没有花太多的笔触去直接渲染。影片倒是削弱了小说想要表达的那句话: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个体的命运总是与时代的命运深切相连,在它面前,更显渺小,如湖中芦苇,随风摇曳。
《花落花开》。当一个人疯狂地执着于一件事时,除此事外他看不见任何东西。所谓艺术?每个人都有权利为其增添新的注脚。那些住在疗养院里的天才艺术家真疯了吗?也许他们只是因为孤独而走入了一个常人不曾到过的世界,也正是因为走入这个世界后而更显孤独。天才与疯子是一种很微妙的关系。值得肯定的是,如果没有了那些“病态”将会少了许多伟大与惊艳。伏尔泰说:真正的天才可以犯错误,而不受责难,这是他们的特权。(关于这位女画家的生平可以了解一下。从下面的画中你看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