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6月份,国内出版了一本挺有意思的电影书《后9•11时代的恐怖片》,所有热爱恐怖片的影迷应该人手一本。其实,这本书的切入点很明确,就是要从9•11事件着手考察美帝的社会处境,而这也是我们今天推荐电影的切口。众所周知,9•11事件在美国人民心目中投下的阴影不亚于珍珠港事件,而这无疑会反映在作为镜子的电影中,反恐电影的扎堆出现并非出于偶然。
《逃离德黑兰》(2012)
电影《逃离德黑兰》改编自一篇名为“中情局如何依靠一部假冒的电影将美国人带离德黑兰”的新闻报导,公映后引起不小的反响,影片获得了第8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剪辑奖和最佳改编剧本奖。其实,《逃离德黑兰》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979年,但如今看来仍然可以看见当今时代美国人的情绪投射。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导致了66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为人质长达444天,整个营救过程张弛有度,导演对于影片节奏的把控非常到位。要说非要挑出什么毛病的话,就是主旋律了点,毕竟这类电影总逃不出这样的框框。
《黑鹰坠落》
(2002)
美国军队总爱在国际社会上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电影《黑鹰坠落》的主线无非就是,美国陆军三角洲部队和游骑兵部队的120名特种精英组成的特别行动小组前往摩加迪沙提供一次人道主义援助。这种所谓的援助听上去就像是一次友好的使命,但《黑鹰坠落》所展现出来的残酷性却远非任何美好的愿望所能粉饰的。就在我们还以为美军可以分分钟搞定恐怖分子时,才发现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拉锯战。是啊,这是我们的战争,你们美国人来干什么?
《谎言之躯》(2008)
电影《谎言之躯》同样由雷德利•斯科特执导,莱昂那多•迪卡普里奥饰演了一位深受伊拉克战争恐怖经历折磨的战地记者, 后来他受雇于CIA(美国中央情报局),此次准备前往约旦追查一位极度危险的恐怖分子头目,而这无疑将会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惊险历程。在这场中情局与恐怖组织的对决中,真实的火拼场面、不间断的追逐打斗戏、平均10分钟一次的爆炸场面,使得《谎言之躯》这部旨在反恐的美国大片实现了好莱坞动作片娱乐大众的功效。
《拆弹部队》(2008)
好莱坞大导詹姆斯•卡梅隆的前妻凯瑟琳•毕格罗也是个拍电影的能手,甭管她在才华上是否优于前者,最起码她拍摄的片子对人性挖掘的程度上值得称赞。迥异于卡梅隆对于特效的钟爱,凯瑟琳•毕格罗更钟情于真实效果的营造,而这种美学追求反映在《拆弹部队》的纪录片风格中,整个观影过程如同见习了一次反恐行动。
《猎杀本拉登》(2012)
本拉登不死,白宫里的人恐怕夜夜做噩梦。电影《猎杀本拉登》是凯瑟琳•毕格罗继《拆弹部队》后的又一力作,影片基本上沿用了之前《拆弹部队》的班底。吊诡的是,对于这样一个题材,导演处理起来极为克制,不像大部分同类影片追逐狂轰滥炸的视觉效果。影片的真正冲击力来自于对真实水刑、殴打、侮辱等手段的使用,而这引起了我们对于恐怖主义的深层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