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历史的终结》
看了三个多小时之后,直到听到男主角和他姐姐的对话,我才明白导演的用意和整部的主题,才恍然明白他是想做什么。
看到最后,绝望到让人两天缓不过神来。也不能说片子有多么的深刻,或者多么的精彩,只能说导演的力道很生猛,耐力很持久,内心很绝望,批判和反思都很彻底。
我建议大家看这部电影之前不用去读任何剧透性质的简介和评论,它的叙事就像一所迷宫,让你深处迷宫之内,不清楚该往哪儿走,前方会不会撞墙。
传统电影的那套起承转合的叙事思维到了这里都没用了,因为导演根本就没有在意片子的叙事和节奏,这种像蚂蚁走迷宫式的观影体验很棒。
当你搞清楚导演想做什么的时候,你会觉得将2个小时的内容拉长成4小时,这有那么一点唬人,因为整部电影并没有太多独特性的东西。
比如片中愤青男主角对国家、政治、司法和宗教的见解都是在和朋友的聊天中用嘴说出来的,就像导演附身到角色身上,用演员的嘴来夹枪带炮,这毕竟不那么电影化,而更像小说或时评。
我个人很不喜欢这样的表现方式,你可以说它让影片想要探讨的主题变得更加厚重和丰富,但我还是更喜欢电影化的方式。当然男主角的这些愤青言论也不是无用功,它塑造了男主角的性格和形象,为之后他即将走向的道路奠定了基础。
一旦你搞清楚了片中两组人物,两个家庭,两个主角身上悲剧性的根源,你会觉得导演的用心之良苦,一旦他抓到了这个民族性的病根,力道之狠之绝望,简直和片中男主角的形象一模一样。
此刻宗教信仰、民族历史和贫穷现状都成了众矢之的,导演用了大量的长镜头带你远观主角们生活中的一切,冷静的向你展示那个世界的一切,直到你了解了角色们的生活和苦痛,深切的体会到的他们各自的悲剧生活,就像成了一个久未相见的老友一般。
这部分被导演拍的力道十足,也是整部电影真正见功力的时候,这两种悲剧甚至能够代表这个民族底层人民生活的两种极端。
不论是贫穷、金钱还是亲情的缺失,整个社会的心态都从骨子里坏掉了,这是价值观和生活的状态问题,就像男主角的那些愤世嫉俗的观点,甚至连救赎你都找不到一个明确的点,这不是一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民族几代人造成了悲剧,被延续了下来,还将继续延续下去。
故事的最后让人很绝望,你甚至觉得,它本来用不着这么绝望。
整部电影几乎都是固定机位的长镜头,当演员在镜头内大幅度的运动时,镜头就是水平移动或者左右上下转动,片中只有少量几个镜头充当演员主观视角的晃动镜头。
但真正有趣值得解读的镜头是《爸妈不在家》里的那位菲佣女演员的丈夫第一次在监狱中被人虐待之后,那个航拍如灵魂神游一般的运动空镜,还有影片最后那个腾空飘起。
感觉这部片子很适合中国人看看,会比较接地气,很容易找到代入感,想想中国有多少外出务工人员和留守子女吧,看完这部电影,你不仅会想这部电影的状态会不会就是国内留守儿童这一代人长大之后的心理和情感状态?
拉夫·达兹的这部《历史的终结》应该是我今年的年度十佳之一。
NO.2《奇怪的猫咪》
喜欢独立电影的文艺青年一定不要错过这部德国新人导演的处女作,那种古怪开放式的小片,电影里确实有一只猫咪,但猫咪并不奇怪,奇怪的是这部电影。
导演是别有用意,整部电影里唯一用的一首音乐是Thee More Shallows的《Pulchritude》,在人离开房间的时候,那时候猫咪和家中的狗狗也变得更加自在,没有了人类在周围时的拘束和无措感。
反正这是一部打哑谜的电影,一切都在井然有序的进行,但导演什么都没有明说,问题和答案全部交给了观众。这年头把电影当成爆米花商品的太多了,电影不应该只是大众娱乐的工具,所以能看到这样一部片子是件新鲜有趣的观影体验。
我们很熟悉片中的故事和情境,儿女成群的大家庭,父母带着子女来到生病的祖母家里,这一天他们举行家庭聚餐。
大人们在忙碌,孩子们也干着自己年龄该干的事情,在一个狭小封闭的空间里,人们在画面中进进出出,谈论着各种生活中的话题。
你感觉不到叙事的张力,你甚至不知道导演想干什么,创造者在一个劲儿的展示,优秀的摄影师把那位母亲拍成了一枚定时炸弹,你绝对不会忘记她的任何一个侧脸剪影。
观众随着角色的交谈,知道聚餐会开始,聚餐会结束,人们会离开,此刻再欢乐再充满生机,一切都将曲终人散。
狭小的空间非常考验导演的调度能力,他采用了大量的固定机位,镜头不会在乎演员的走位,摄影机的高度更偏向于架在拍摄孩子和猫狗的高度,或者人们坐在餐桌椅子上的高度,感觉镜头像个懵懂的孩子,什么样的事件都不会对它产生情感的波澜。
片中在交谈中切换的几段回忆也带着前卫的实验色彩,有种进入意识或回忆层面的感觉,生硬的剪辑切换,给你展示事件的局部,这种形式本身就很荒诞,但他们回忆的事件更荒诞——电影院里的陌生男人,白色一面总是向上的橘子皮和派对上的神秘女士。
更有趣的是导演拍摄的那些窗外的戏份和空镜头,和压抑的室内空间戏形成鲜明的对比,导演的用意应该也在这里面,就和前面提到的猫狗戏份一样。
《奇怪的猫咪》叙事上看似漫不经心,展示着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一次聚餐,你很难轻易看出它的主题,导演想要表达什么。
直到故事的最后,我们才知道那位母亲为什么看上去像一枚定时炸弹,那位生病的祖母为什么自始至终都没有说话,人们纷纷离开,观众也瞬间明白了那些导演没有言说的东西。
它就像我们常在电视机上看到的那些关爱父母的公益广告,不是吗?这时候电影的后劲才开始袭来。
看到豆瓣的短评中有人说导演Ramon Zürcher是伯尔尼大学艺术系的学生,这部电影的制造成本是9500欧元,如此有创造力的处女作和审美品味不得不让人重点期待他之后的作品。
NO.3《玛纳卡玛纳》
这类逼格太高的片子总会招徕两极的评价,就像蔡明亮的《西游》,有些影迷会爱死,而另外一些人又会觉得莫名其妙。
这不是坏事,无论你喜不喜欢,它以后都有可能成为冷门经典,就像很多小圈子里受人追捧的所谓的cult片。这部前卫实验的纪录片前几天也刚刚提名了今年的哥谭独立精神奖的年度最佳纪录片。
整部电影在一个通往玛纳卡玛纳山脊的缆车上拍成,由11个长镜头组成,那些朝圣者们搭乘缆车前往矗立在尼泊尔丛林中的玛纳卡玛纳神庙祈祷,每一个镜头都是全程拍摄缆车中的朝圣者或者缆车内的贡品山羊。
最开始你感觉不到什么,也许会觉得导演架个固定镜头随便拍拍就是一部电影。
如果你有耐心仔细看下去,你会发现每一个镜头内的演员选择,画面内部的节奏和韵律,演员的神情、服饰和状态都不一样,前前后后剪辑成整部电影又形成了另外一种有趣的节奏和观感。
导演此前在尼泊尔生活过一段时间,之前就在当地拍过一些片子,这次选择用16毫米的胶片,是因为每一卷胶片的长度刚好是观众现在看到的成片的长度,他不用刻意去剪辑什么。
片中的演员也是导演精心挑选的,拍摄时导演和摄影师就坐在演员们的对面,这很有趣,它打破了纪录片里创造者不介入的一些诸如此类的圭臬,我们现在看到的镜头顺利也是后期剪辑时经过好几个月的反复研究之后决定的。
导演想打破的还不仅仅是这些电影类型的界限,他在探访中还提及科幻、人类学和民族志之类的东西,他选择的方式只是展示,让观众有机会去凝视一些陌生人生活中的十分钟,通过凝视你会去思考什么,因为这个过程中,你有充足的时间。
看着缆车在画面中的空间移动,观众的注意力只有演员身上和缆车外面的山岚形状,这个过程显得仪式感十足,当然朝圣本身也是一种仪式化的东西。
每个延续的十分钟长镜头之后,镜头在终点/起点的黑暗中切换,缆车的移动再次开始,演员却不同了,这就像某种轮回的过程,中间是黑暗的空。
缆车在空间内不是向上或者向下,你感觉到了什么,都是你自己的感觉,它在形式上很容易让人想到安迪·沃霍尔。我个人在意的是朝圣这个过程,如果没有缆车,这样翻山越岭的朝圣之路会怎样?艰辛和体力会不会让朝圣之路变得更加虔诚?
现代的科技把这个过程压缩成了十分钟,人们坐在铁皮盒子里会思考什么?显然每组人物的脸上都透漏出太多的信息量。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朝圣者手中的贡品,这应该是一个杀生的祭祀仪式。有时候我会去思考这个关于信仰的问题,就像印度电影《偶滴神啊》那样。
你带着贡品去拜见你的神,你奉上自己的贡品和金钱,跟你的神乞求你需要的东西,这种朝圣的心态就像某种交换,你的贡献和膜拜仪式象征着你的虔诚,我很好奇,你有考虑你信仰的那位神明的感受?
至于更为理性的信仰应该是怎样,那部印度电影给出的说法就很不错,感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你绝对不会失望。
《玛纳卡玛纳》中唯一出现两次就是最后那对老夫老妻,他们朝圣归来,之前前往时的平静反而不见了,他们的关系反而变得剑拔弩张起来,至于导演的用意,这已经不算哑谜了吧?
除了从人类学的角度看这片子,你还可以留意一下它的声音,里面也包含了太多内容,这是那种需要你安静去看去凝视的片子,偶尔磨练提升一下逼格好像也不错。
NO.4《运河迷踪》
如果你是恐怖粉,还觉得自己有点逼格,不愿在各种粗制乱造的垃圾里浪费时间,那这部英国的独立小片《运河迷踪》很适合你,这片子应该是今年最值得一看的恐怖片,这里不用加之一。
在结局的反转到来了之前,它都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恐怖片,导演Ivan Kavanagh应该是品味和阅片量都很不错的影迷,你可以在他的这部电影里看到各国恐怖片的影子,中国除外,各种取其所长并融入到自己的故事里,而且自然到让人觉察不到什么痕迹。
他的迷影不仅仅是男主角的职业,片中发现鬼魂的方法,还有这些聪明的借鉴。
整部电影我唯一不喜欢的就是结尾,不是因为它的俗套,而是叙事和细节铺垫的失败,少了应有的意外惊喜,只剩下了缺乏想象力的俗套。
男主角一开始看到妻子出轨之后,很快丧失了记忆,导演在细节上铺垫了关于最后一眼看到妻子时的破碎记忆,随着陈年旧案的进展发现,叙事一步步的推进,结果最后没有反转,只是又重复了一遍以前的旧案。
它有点像金·凯瑞当年的恐怖片《灵数23》,一开始让人觉得故事真实可信,渐渐的却成了没什么想象力的俗套扯淡。不过好在《运河迷踪》里试图像拉美的恐怖片学习,走《潘神的迷宫》《灵幻孤儿院》的温情路线,你并不会讨厌它。
相对于美国和日韩的恐怖片,英国和北欧出产的片子在气质上更招人喜欢,它会显得很文艺,而不是动辄就是一惊一乍的爆米花气息。
最开始没想看这部恐怖小片,后来看到豆瓣的友邻四星推荐,才有了兴趣,但也被他的那句像《闪灵》给剧透了,我一不小心就猜到了故事的真相,这也挺好。
记得当年看完《闪灵》,我一度觉得优秀的恐怖片拍法应该是,导演不要把自己的片子当成恐怖片来拍,不要随便就复制人家的俗套桥段。
这片子的恐怖桥段和声效都很日式,手法也没有像美式恐怖片那样急功近利,导演很多时候都把它当成剧情片拍了。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人格精分的故事,它的恐怖设置在于悲剧的轮回,住在那所房子里的人都会被邪灵和怨念操控,死去鬼魂的悲剧总会在新搬来的家庭里上演,也是那种恐怖片里常见的恐怕轮回的做法,感觉有点是《美国恐怖故事 第一季》里的鬼屋概念。
这片子除了故事结尾俗了点,太容易被人猜到,没什么不好,绝对是今年最棒的恐怖片,因为这年头烂片当道,能有一部正儿八经的及格片,就很难得了。
NO.5《教师日记》
这是泰国今年的申奥片,他们竟然选送了一部酷似《触不到的恋人》《在人海中遇见你》《向左走 向右走》式的片子,你不要看到偏远地区的儿童教育和教师的育人使命之类的东西,就误以为这片子会有多么的严肃和厚重,它其实是一部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泰式小清新。
它虽然不适合奥斯卡,但作为爱情喜剧,绝对是一部优秀的电影,秒杀我大天朝几乎所有的同类型的片子。
我一直不太喜欢泰式青春片的搞笑方式,扭捏做作,装傻装纯的做法,可能我是那种从来就没有清纯过的人,面对其中所谓的纯情永远不可能找到情感共鸣,所有一开始对于男主角身上喜剧招数也没什么好感。
水上教室和孩子们的学业其实都是充当背景板的叙事摆设,片子真正用力的地方在于用一本日记串联起来的隔空的爱情,看着长相酷似张歆艺的泰国女演员说着软绵绵的泰语,感觉还不怕,够眼熟。
读着陌生人的日记就能爱上对方,仔细想想其实也很挺神奇的,就像有些人网恋,喜欢上一个连长相都搞不清楚的陌生人。
这段隔空的爱情想真正让人信服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容易,于是编剧开始去挖掘现代都市人内心普遍共有的那种灵魂孤独,即使你不是单身,偶尔也会感觉到两个人之间的某种貌合神离,很难遇上一位真正心灵契合的人,所谓的“你懂我”的那个人。
剧本开始在这方面用力,两个人各自的伴侣,空间距离和孩子们的功课都提供了应有的戏剧阻力,好在它没有赤裸裸的洒狗血,尽管这类故事里编剧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把他们各自的另一半刻画成混蛋。
这部电影里,编剧自然也这么做了,但做的还算克制,借助小清新的逼格为自己加分不少,不会让人觉得矫揉造作。
这样的片子你感觉不到创造者太大的野心,但却踏踏实实的讲了一个不错的故事,应有的浪漫,伤痕,孤独和爱情桥段,它一样都不少。
其实爱情喜剧想出彩非常难,这类片子总是一部小心就会让人感觉俗套,从剧本的角度讲,你更加需要一个精彩的钩子,探讨一些不会轻易过时的东西,而《教师日记》里探讨的男女情感关系就是红颜知己。
既然人家本来就打算拍一部泰式小清新,我们就当成小清新看呗,相信日后这片子有中文字幕之后又会成为一部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