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最有名的“海盗”走下黑珍珠号后,谁也没想到他居然被好莱坞的“后浪”拍死在了沙滩上。
4月,巨星约翰尼·德普的新片《超验骇客》在中美同步上映。到5月6日,这部出资超越1亿美元的影片在全球仅取得了5443万美元票房,北美票房仅2133万美元。美国业界在责问德普“这仍是约翰尼·德普吗”的一起,也质疑从前的好莱坞最富男星变成了“票房毒药”。
不过,与在美不受待见构成比照的是,《超验骇客》在中国内地已收成1.26亿票房,这也是继《云图》、《劫案迷云》、《缓兵之计》等片之后,中国再一次变成好莱坞烂片的第一票仓。
尽管这些影片在华卖座与内地影片商场的日益昌盛不无关系,但记者采访了多位国外影评人与影片业内人士,这些由“老明星”主演的影片美国观众并不配合,是因为他们更在乎影片的牌子,而中国观众更在乎明星的名头。
中国观众思想惯性:有巨星即是好影片
像德普这样的巨星,如今在美国却无法赢得票房,美国闻名制片人皮尔里坦言,这与美国观众的观影习气有关。“在美国,年轻观众看影片不太在乎明星要素,他们通常会选择了解的系列影片。”而中国很“迷信”巨星,这种观影习气其实也是由引入片长时间“培育”出来的。有院线负责人向记者坦言:“早些年,中国每年的引入片数量很少,肯定会优先选择商业大片。中国观众恰好所看到的都是这些明星对比卖座的影片,所以天经地义地以为他们的影片都是好的,因而产生了信任感。正是这种长时间被培育起来的信任感,让中国观众在看到影片海报上印有某位巨星出演,就会不自觉地等待”。
对此,好莱坞编剧丹尼·麦肯锡也表示认同,他还指出,不仅是中国观众,日本、韩国等许多地方的观众都是这样,在惯性思想里已确定某好莱坞巨星主演的影片都是好影片。
“这也是为何许多影片在北美卖得欠好,但海外票房却适当惊人的原因。”麦肯锡说。
此外,现在美国大片打着“某某明星”的旗帜在中国上映,与许多中国影片的宣传手法并无差异,本质上来说都是走“粉丝影片”的营销道路。既然是“粉丝影片”就不难解释为何能有不俗的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