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囧》《西游降魔篇》的12亿票房高高在上,《北京遇上西雅图》《致青春》票房均过5亿,陈可辛的《中国合伙人》也在朝着这个目标挺进……据统计,截至上周全国电影票房已高达84亿,其中今年一季度国产片票房比例高达69%。为何从今年开始,国产片票房迎来井喷,而在一个个高票房“神话”的背后又藏着哪些密码?
新人接棒
观众越来越年轻,女性消费成主力
据对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四个城市的影院观众调查显示,现在观众的学历在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占40%以上,平均年龄约30岁,年轻化的趋势非常明显。看电影的主流观众是年轻人,当“80后”、“90后”观众成了影院的主要消费者,他们的价值观念、他们对影片类型的爱好,他们的消费习惯对电影市场带来了巨大转变。
如今新导演的作品已经占据了国产电影票房排行榜的大半江山。新导演用年轻人的价值观讲述着属于中国人的故事,这样一个模式在今年的电影市场上得到了观众的肯定。相比之下,进口片类型的单一带来的审美疲劳也培养了观众的挑剔。今年尤其明显的是女性观众消费力的爆发。从《北京遇上西雅图》热度的延续到《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女性题材电影令淡季变旺季,引爆了国产电影最为红火的阶段。
银幕猛增
观众看片更便宜更快捷
十年前,全国只有1000多块银幕,但目前银幕数量已接近1.5万块。今年电影市场正以每天增加10块银幕的速度发展。电影院的快速增加,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电影市场的复苏,成为中国电影票房井喷的重要原因。
银幕数量猛增之后,给观众带来的直接好处是看电影的票价更低,看电影更方便。在《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年代,一线城市贺岁档看部大片不仅票价高达七八十元,还得忍受排队的拥挤,而这如今变成历史。
据统计,2011至2012年,中国电影银幕数量连续两年增长40%以上,这种暴增直接导致票价的降低。虽然由于IMAX和3D版本的票价高,令平均票价的降幅并不明显,但如今遍地开花的团购已经让市民观众能够以30元左右的价格看一部电影。而新增影院的布局也让观众看电影的时间成本缩短。在全国前二十五个票仓城市中,公共交通半小时,私人交通20分钟以内,几乎都会有一家影院存在。
人口红利
观众人次猛增助推高票房
以往,国内观众习惯在贺岁档去电影院看一部大片,而如今看电影成为市民观众日常化的娱乐活动,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这甚至是最便宜的社交娱乐活动。根据艺恩咨询的数据,中国电影在2006年仅收获0.89亿观影人次,但2012年这个数字为4.67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6.5%,到2013年,仅第一季度观影人次就已达到1.45亿,同比去年增长35.28%。经过市场培育,观众看电影的频率也显著提高。在2009年,进影院的观众中48.9%一年只看2到4部电影,而2012年,一年要看10部以上的观众占比是43%。
政策红利
影院放映国产片热情高
每年的贺岁档都会出现片方与影院关于分账比例的利益之争。去年电影专资委发布利好,对获得高票房的国产片制作方给予奖励,同时当影院全年国产影片放映票房达到考核标准后,将会返还给影院国产电影上交的5%专项资金。按照去年170亿的票房,这是一块高达8.5亿元的巨大蛋糕,这项超级利好的政策出台,也让各大影院对放映国产电影的热情增高,加之今年国产片质量提升,排映场次也迅速拔高。去年在国产电影中很少见到的首映30%以上场次比例,而今年则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