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首日票房破亿,次日破3亿,截止目前破10亿,《极限特工:终极回归》凭借自身的好莱坞大片优势,让电影票房一路飙升。当然,好票房少不了好口碑的传播,目前该片国内专业购票平台观众评分已高达8.9。挑战极限的动作设计、惊险刺激的打斗场景、鲜明且个性的人物刻画,时刻张扬着刺穿银幕的荷尔蒙,极大满足了观众最原始的感官刺激需求。而纵观影片的市场表现,与大数据助攻《速度与激情7》成为上映当年的票房冠军一样,《极限特工:终极回归》突破十亿也与微影时代的助力密不可分。
说到两个系列相似的历程,要先从范·迪塞尔讲起。2001年范接拍了第一部《速度与激情》,这部以汽车为主体的动作电影,因为让人耳目一新的动作设计,赢得了不错的评价。此后范·迪塞尔接拍了《极限特工》,于是在2002年,我们看到了一部将极限与动作结合在一起的新型动作片《极限特工》。这部影片不仅为观众打开了一个叫极限动作片的新世界,同时也为范·迪塞尔贴上了“极限之神”的标签。此后《速激》系列的2、3部,范没有加盟,《极限特工2》范也没有加盟。直到《速激4》范·迪塞尔再次回归,也是从这部片开始,《速激》系列放佛涅槃,票房口碑一路飙升。而相同的回归也发生在《极限特工:终极回归》中,范·迪塞尔再次领衔,将久违的极限动作大片重新带入观众的视线,并联袂甄子丹、迪皮卡·帕度柯妮、托尼·贾等全球化巨星,以更具挑战的动作,更加刺激的视听,让这部《极限特工:终极回归》短时间内就赢得了极高票房。
《极限特工:终极回归》与《速激》有着与极为相似的市场反应——票房和口碑都实现了双赢!不同的是,《速激》系列有着7部作品逐步的积累,《极限特工:终极回归》却距离上一部已时隔12年之久。因此,基于好莱坞大片的优势,微影凭借在线票务平台多年积累海量用户,通过对消费数据和市场环境的分析,将受众市场细分为《极限特工》前作观众、粉丝群体、类型片观众三大类,针对这三类观众分别制定了强推好莱坞大片、明星阵容、动作特效三个吸睛维度的预售期营销策略,为电影的市场表现强势续航。
此外,微影时代在精准的分众营销策略基础上,采取平台与渠道的联合曝光、情人节档的“朋友圈”圈地营销,以及大数据系统化管理下的三四线城市信息下沉,其营销操盘实力可见一斑。《极限特工:终极回归》的高票房也使中国票务平台的在线宣发能力再一次得到了验证。
《极限特工:终极回归》上映以来,观众的观影评价集中在“燃”、“爽”、“爆”这样的词汇。高塔无保护垂直降落、山林滑“雪”多障碍速降、越野摩托海上追逐……影片中这样直接给观众带来极大冲击的场景很多,再加上范·迪塞尔、甄子丹、托尼·贾、迈克尔·比斯平多种动作风格带来的精彩打斗。极限与动作融合后所爆发的能量,让整部影片的激爽程度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惊险、刺激、难以想象、热血喷张!
相似的团队,出现在两部影片的幕前和幕后。在幕前,演员中有在《速激7》里出现的范·迪塞尔与托尼·贾,范仅仅给托尼打了一个电话对托尼说“来了就行,来吧”,托尼·贾就加盟了《极限特工:终极回归》。两人分属两个阵营,最终携手合作对抗隐藏BOSS,这种团队作战的方式也与《速激》相似。而在幕后,制片人团队的代表影片中《速度与激情7》和《极限特工:终极回归》格外醒目,在制片人团队眼中两部影片有着相似的价值。而另一个隐藏在幕后的团队印记,与爱有关。犹记得《速激7》后,整个剧组对保罗的爱,那是像家人般真挚的情感。这种情感《极限特工:终极回归》中也有,不仅演员们戏里戏外都变成了朋友,连彼此的家人也成为了朋友。他们互相教对方不同国家的语言,为伙伴庆生,整个团队像一个家庭般吃在一起,玩儿在一起。这种团队的爱,也让他们在幕前的演绎更加真挚且真实。
在第三部就迎来巨大成功的《极限特工》系列,无论是影片的历程、观影的感受、幕前幕后团队、市场反应的表现,都与《速激》有着惊人的相似,也许,《极限特工》系列真的会像观众期待中的那样,将极限动作片的神话延续下去,一部比一部突破,一部比一部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