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都说母亲给了我们生命,而父亲,则是在生命中注入灵魂的那个人;都说母亲是温柔的港湾,而父亲,则是港湾旁屹立不倒,遮风挡雨的那座大山。小时候我们崇拜模仿着父亲,叛逆期我们想超越和战胜父亲,但不管心里状态如何变化,角色是永远不会变的。
不少影视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描述父子情,有温柔的,有激进的,有互相伤害,有阖家团圆。即将在今年上映的电影《老炮儿》里也有这样一对父子,儿子是父亲前世的债,正好应了题目那句“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一生来偿还”。
总要有一个人去偷:《偷自行车的人》与《父子》
对儿子而言贫穷没啥,被儿子看到体面地父亲偷了自行车被人围殴,失了尊严才是最可怕的。
是(si)不是(si)sa?
虽然傻,但傻的可爱。起码,他没有逼自己的儿子朝犯罪的道路一溜小跑。
谭家明《父子》里的郭富城则是典型的“坑儿”,自己当贼也就罢了,还带着儿子飞。
儿子不愿当梁上君,就打就骂。好事是自己的,坏事都归儿子。
最后儿子实在忍无可忍,就把父亲的耳朵咬掉了。
偷窃有风险,“坑儿”需谨慎呀!
谈理解时,我们在谈些什么:《父子情》与《昨天》
香港电影金像奖首部折桂之作《父子情》弥漫着浓郁的迷影情结和自传色彩。
儿子打上小学起就迷上了电影,父亲为此痛心疾首。为了让儿子安心读正经书,父亲跑断了腿,磨破了嘴。更是用起了美人计兼苦肉计,逼着自己漂亮的大女儿嫁给一富商,条件只有一个,就是供这个不肖子去海外求学,儿子这才感觉要有个做儿子的样。
但吊诡的是,这样一部父子情泛滥的影片,实际上还是违背了父亲的意志。因为儿子毕竟拍出了这样的一部好电影。
《昨天》讲的恰恰相反,老子演员,儿子贾宏声也是。看着是后继有人,业已在望。不料两父子还是不能就各自的艺术人生有所恳谈。
父亲是个好父亲,陪儿子喝酒,穿上儿子喜欢的牛仔裤。可儿子呢,竟动手打了父亲一巴掌,父亲老泪纵横,不知该如何面对他曾那么熟悉的世界。
看这一幕时,真是心如刀绞。
这两部影片都涉及到了父子间的沟通问题,或者说都不认为会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听我的话,有肉吃:《角色》与《回归》
健壮,够man的爸爸回来了,本来会令孩子们感到高兴,可他沉默寡言到极致。因为他认为身教胜于言传,身体力行的要求孩子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若做不到,就let it go。
孩子们为考验父爱的真伪自制险境。Excuse me?父亲当然不会扔下自己的儿子,而付出的代价,则是永远离开了他的孩子。这就是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俄罗斯影片《回归》。
另一部获得奥斯卡外语片奖的荷兰影片《角色》,也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父子关系。
父亲特别精于给自己制造困境,真可谓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儿子在父亲的精心策划下,失业、失恋,甚至险些失去生命。父亲对是否建立温良的父子关系丝毫不care,他要的只是一个跟他一样,冷漠而强硬的男人。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茶花女》与《甜蜜的生活》
《茶花女》电影风格最为妖异的是法国表演大家伊莎贝尔·于佩尔主演的那版,当时,她还很年轻。
这部影片最神奇的地方,是让《茶花女》的作者小仲马也在片中亮相。和他一道出场还有他声名更加显赫的父亲大仲马。两人同去声色场所,好在,这对父子并没有为他们的荒唐,戴上一个所谓“体验生活”的高帽子。
在电影巨匠费里尼的旷世杰作《甜蜜的生活》里,也有类似的桥段,但不是荒唐,而是荒凉了。
乡下的父亲来到罗马,看望当狗仔的儿子。尽孝的过程中,儿子碰到了他的两个老相好。他先担心父亲为此会动怒,不料,老父亲的兴致比儿子还高。儿子打算好事做到底,给父亲到宾馆开了个房。父亲欣然领情,但他衰老的身体就...你懂得。
杀谁都是宿命:《鬼畜》和《砂器》
日本大导演野村芳太郎一次次把世界上最伟大的推理小说家松本清张的小说,相当成功地搬上了银幕。
曾在国内热映的《砂器》就是他的名作,音乐家和贺英良有两个父亲,一个是对他视如己出的养父,但不幸的被他杀死了。一个是不远见面的生父。而这一切,仅是为了隐藏他疑似麻风病的过去。
《砂器》是弑父,而同样背景的另一部影片《鬼畜》则是杀子,且是连环杀子,更让人齿冷心寒。
这个父亲耳根子软,心肠却硬。第一个孩子不满周岁,就被他用窗帘窒息而死。接着是第二个,被父亲遗弃在火车站。还有第三个,这个孩子不那么容易对付,扔掉会自己回来,想毒死却未果,推到悬崖下,结果活了下来。在警察局里,这个早熟的孩子为了保住父亲,说自己并不认识这个已心魔难除的男人。在此,父亲的整个精神世界从扭曲直至彻底崩塌,他跪在儿子面前,痛哭流涕。
爬灰后的受害者:《毁灭》与《欢乐英雄》
《毁灭》也叫《爱情重伤》,是法国电影大师路易马勒晚年的名作。
一个优雅的男人爱上了一个漂亮的女人,本应是令人艳羡的美事。问题是那女人是男人儿子的女朋友,这样的不伦关系却如烈火般,一发不可收拾。直到儿子撞见了这两人的好事,从楼梯滑下身亡,这段艳史才不得不以悲剧收场。
《欢乐英雄》是一部绝无仅有的革命题材电影,里面也有一段不伦恋。
海外飘泊多年的蔡老六回到自己的家乡,发现妻子有了儿子,自己却不是儿子的爹,儿子的爹竟然是自己的爹。而老父亲为了满足烟瘾,向当地政府出卖了自己的儿子。蔡老六很快人头落地,老父亲也被儿媳妇活活吓死了。提问:谁活着?
最反常规的父子交流:《河流》与《塞尔维亚电影》
《塞尔维亚电影》是重口味电影中的重中之重,它不是简单的刺激,而是全方位的挑战你的全部感官。
最骇人听闻的一幕,是兄弟俩不问青红肥白,连对方面目身形都不顾及的情况下,大干特干。兄弟与哥们的妻子,哥们的泄欲对象却是自己的儿子。有识之士,愿从政治隐喻上去理解这部匪夷所思的电影,不得不佩服这些人的冷静。
蔡明亮的《河流》也是部很古怪的电影,片中的儿子生病了,父亲带他四处求医,可始终治不好。对,这父子俩都有龙阳之好。鬼使神差般,两人在三温暖的浴室里竟然迸发了激情,儿子的病也随之好了。有些人将这一情节,视为彻底的摘掉了父权、男权威风赫赫的面具。
你是我前世的债:《冤家父子》与《老炮儿》
冯小刚迄今为止主演的两部电影,说的基本都是一个事,也就是儿子是父亲前世的债。这层意思,在讲述美国老炮儿的电影《毁灭之路》里也提到了。
根据王朔长篇小说《我是你爸爸》改编的《冤家父子》,那里的父子情,其实挺让人坐立不安。影片里面冯小刚妄图建立一种“多年父子成兄弟”的大和谐,临了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相比,《老炮儿》更热血些,甚至可以说是潇洒。冯小刚饰演的老六,他的办法总是比困难多。一身苏式的军大衣,配上日本战刀,俨然就是一末路英雄。父子间的矛盾,也没有那么水火不容。
这两部影片,都涉及到了老子替儿子出头的桥段。在《冤家父子》里,冯小刚是抓着煤球要与人玩命,但还没走到半道,又折了回来。而《老炮儿》总让人想起“古惑仔”里的经典台词,出来混,最重要的是“够狠讲义气兄弟多”。狠还谈不上,后两点是占全了,要人有人,要钱给钱。可以说,《老炮儿》里的父亲,说到底,还是不折不扣地成为了儿子的偶像。
父亲是种职业:《如父如子》
温暖,或者说正常的父子情电影,其实也不少。如《美丽人生》《征服者佩尔》《因父之名》等。最后要说的是去年的一部重头的父子情电影,是日本当下最重要的导演是枝裕和执导,名为《如父如子》。
故事很简单,说的是婴儿掉包,探讨了父子关系是不是仅靠血缘来界定。也就是说,要成为一个好父亲,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片中自然会涉及到两个家庭,其中两个父亲,有过如下讨论:一个说他是个有职业精神的人,所以一忙起来,就不能更周到的照顾儿子。另一个在物资方面不如对方的父亲回应道:做一个父亲,也是一个职业,而且是一辈子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