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战:原力巡游”登陆上海。
(影评人/灰狼)“原力”似乎是过去几十年间好莱坞电影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指向哲学真理的逻格斯、黑格尔式的辩证法、历史的反复、中心和边缘的更替,也承载着科学与幻想。它的深邃内核和奇幻色彩,提供了各个智力和年龄人群的可解读性。
北美迷影文化泛滥
2015年12月18日,《星球大战7》北美上映,《生活大爆炸》的主角谢耳朵和艾米迎来他们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这距离他俩初次会面已经有6季之远。
美剧中迷影文化泛滥得有些让人惊讶,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星球大战》系列,在CBS的《老爸老妈的浪漫史》里,Ted每年都要看一遍《星球大战》,Barney叔叔家里赫然立着一个真人尺寸暴风兵的模型,另一个角色Matthew更是一语中的:“全世界没有看过《星球大战》的人,只有《星战》里的角色,因为他们就活在《星战》里啊!”
有一段88秒的广告片,拍摄了所有星战迷在《原力觉醒》预告首发时在电视机和电脑前的反应,这似乎模仿了阿巴斯《希琳公主》的思路,但我们都清楚这不是装的,喊出OMG和各种抹眼泪都是他们的真实反应。
《星球大战7》这部重启之作召回了电影配乐的一代宗师——约翰·威廉姆斯,他曾凭借1977年的星战首部曲拿下奥斯卡和金球奖最佳配乐。1982年的《E.T.》中,他与斯皮尔伯格双双致敬了《星球大战》——在万圣节的段落里,广场上走过化妆的尤达大师,威廉姆斯则为之植入了《星战1》的经典旋律。
毫无疑问《星战》的重启就是一个年度事件,美国总统丢下记者直奔影院,电影票成为亲朋好友之间的流行礼物,各种星战主题广告琳琅满目,衍生纪念品利润丰厚。提供午夜场的影院近乎满座,各种人物Cosplay和光剑闪烁,首映日显然成了一个全民的狂欢节,当片头字幕出现,威廉姆斯的配乐响起,整个影厅掌声雷动。不过,千万不要以为全世界都是这个样子,在香港,这部年度巨制就被本地的《叶问3》狠狠逼退。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为何《星球大战》系列让北美观众如此疯狂,是什么造就了这种全民式的迷影情境?
“原力”可供各年龄人解读
我们不得不承认,中西的迷影情境是有差异的,西方人的迷影是主题式的,而中国则是追星式的,西方人痴迷的是题材、事件和人物,《星战》《哈利·波特》《魔戒》等作品都符合这一标准。当然《星战》系列拥有哈里森·福特这位天皇巨星,但《新希望》投产的时候,他还是一个籍籍无名的木匠,《星球大战》之所以成为北美迷影文化的标杆,最重要的是他足够好,并且成为了全球电影业的一个转折点。
这种改变就是“重返古典时代”,华丽的乐章、大众娱乐性、动作和空间的拓展,它启用的新科技和绿幕技术,让电影进入一个新的纪元。乔治·卢卡斯唤回了人们拍摄“bigger than life”的大制作的野心,也宣告了新好莱坞的诞生。在当时,大部分的电影巨匠已经去世,斯坦利·库布里克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导演,但在看过《星球大战》之后,他认为乔治·卢卡斯足以和自己比肩而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好莱坞曾被虚无精神所占据,嬉皮遍野、商业凋零,人们沉浸在肯尼迪死亡和越战的伤痛中,电影进入一个漫长的伤痕、病态、偏执狂的时代,然而《星球大战》的出现,将全民从这种抑郁和伤痛中解放出来,正如首部曲《新希望》这个标题一样,象征的是一种积极欢乐的精神,它的关键词就是梦想、乐观和力量。卢卡斯让人们深信原力(Force)的存在,也令影迷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从此之后,好莱坞步入了商业正轨,《星球大战》作为迷影文化的标杆,代代相传。
这种迷影文化甚至在短时间内成为了国际事件,电影演员出身的里根在《星战》首部曲上映4年后成为美国总统,而他随后就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最终拖垮了苏联),虽然该计划最终被证明是一场彻头彻尾“骗局”,但在当时,它就像电影一样,让全人类产生了真实的幻觉。
“原力”似乎是过去几十年间好莱坞电影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指向哲学真理的逻格斯、黑格尔式的辩证法、历史的反复、中心和边缘的更替,也承载着科学与幻想。它的深邃内核和奇幻色彩,提供了各个智力和年龄人群的可解读性,于是,《星球大战》成为北美观众的一个文化图腾,并奠基了之后四十年颠扑不破的迷影情境。
老三部曲至今都是检验星战迷的唯一标准,六七十年代出生的观众曾是该系列最疯狂的观众,而对80后来说,《星战》是珍贵的童年宝藏。在北美家庭消费模式下(父母的最爱很容易影响下一代)——即使90后观众也并不偏爱1999年重启的前传。老三部曲作为英雄时代的乐章,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终结。
老三部曲之后的影片都是顺应市场、顺应迷影情怀的产物,星战前传完成了数码特效替代模拟特效的历史,这种渐进的革新,就像今天BB-8重演R2-D2的角色,一个系列既跟随着前作,同时变得更加圆滑,但星战系列作为迷影文化始终贯穿着形式崇拜,正如光剑作为一种优雅崇高的艺术形象之神圣性。当然,《星战》已经不再是今天唯一的现象级电影了,但在这些巨制之中,它仍然保持了自己的贵族气质,它经过古典、传承和改变,见证了技术变革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