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熊猫村。
(记者李俐)首周三天票房报收3.81亿,中美合拍动画电影《功夫熊猫3》为春节前冷清的电影市场注入一股暖流。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梦工厂为中国观众量身定做的中文版备受好评,解决了以往进口大片翻译雷人、配音突兀的老毛病,有不少观众在选择“二刷”后给出了这样的观影攻略:“英文版原汁原味,中文版更好笑。”
2008年,第一部《功夫熊猫》在内地获得了1.5亿元票房,成为中国内地首个票房破亿的动画电影。而《功夫熊猫2》(影评)在内地市场的票房高达6.17亿元,夺得内地动画电影票房冠军并将这一票房纪录保持了近5年之久,一直到去年7月才被国产动画《大圣归来》超越。这一次,《功夫熊猫3》是带着重夺冠军的气势回归的。
和前两部不同,《功夫熊猫3》是由中影股份、东方梦工厂和梦工场动画合作拍摄完成的,这意味着它不再占用进口分账大片配额,而获得了与国产片一样的43%的票房分账待遇。之所以选择合拍,梦工厂看中的当然是中国高速增长的电影票房,于是,如何讨好中国观众的口味也成了《功夫熊猫3》最大的课题。
浓浓的中国风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剪纸、年画、水墨风……这些在前两部中已经被运用自如了。所以梦工厂这次下了血本,制作了中英文两个不同版本,中文版不再是英文版的简单翻译,而是组建了一支完整的团队,由滕华涛担任中方导演,带领中方编剧对剧本进行了全面打磨,让每句台词都更接地气。同时还请来黄磊、成龙、白百何、王志文、周杰伦、杨幂、肖央、朱珠、王太利、姜武、张国立、张纪中、石头、多多……组成了黄金中文配音阵容,并针对中文配音重新制作了角色口型,让每个人物都能够讲一口地道的中文。
配音方面,最让观众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成龙和周杰伦的口音了。成龙用港普演绎的“我要早(找)我的鹅(儿)子”以及周杰伦的经典口头禅“哎哟,不错哦”,成为中文版独特的笑点。不过也有观众对此存有异议,“让一只四川熊猫说港普话,这不科学!”,“周杰伦的口头禅太让人出戏。”
据片方统计,在《功夫熊猫3》公映首日,中、英文两版的排片率相近。影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常年轻人喜欢看英文原版,而带着孩子观影的家庭群体几乎都选择了中文配音版,不看字幕更适合老人和孩子的观影习惯。此外也有不少《功夫熊猫》的忠实粉丝选择“一遍中文版,一遍英文版”,“通刷才是真爱”。从目前的口碑来看,两个版本可以说实现了难得的“双赢”,既打破了以往英文版更“吃香”的观念偏见,也证明了《功夫熊猫3》中美合拍模式的成功。J203
快访
滕华涛:一线演员配音不是刻意为之
《功夫熊猫3》的中文版备受好评,幕后英雄并不是某位动画导演,而是曾拍摄出卖座电影《失恋33天》的导演滕华涛。谈到中英文两个版本,滕华涛直言,即便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来看,他个人也更喜欢中文版,“不是说中国演员配得更好,而是中文版特别适合这部电影。”他认为,《功夫熊猫3》的故事发生在中国,角色也是中国的,因此看中文版会显得特别自然,而别的进口片如果一味效仿并不见得能收到同样好的效果,反而可能会让人跳戏。
作为《功夫熊猫3》的中方导演,滕华涛带领一支包括编剧、剪接、动画师在内的6人小团队,在2014年下半年前往洛杉矶,正式加入了《功夫熊猫3》的创作。那时候,梦工厂的美方团队已经工作了两年半了。
在梦工厂的三个月里,滕华涛每周都会和韩裔导演余仁英一起开会,每周的“头脑风暴”中,不少中国元素被“植入”其中。“比如熊猫村有一场节日活动,我们就提出让熊猫踢毽子,这项运动他们从来没见过,我们就从网上找视频,向他们解释游戏规则。”
和美方一起工作,让滕华涛更加了解故事的走向,更清楚每个角色的性格,“这样在我回国后,不管是挑演员还是配音,才能比较准确。”他透露,阿宝的选择是最艰难也是最多的,中间试过三四个演员的声音,最终定下黄磊算是综合条件最好的。
不过,也有个别人选美方有过质疑。“比如我选王志文给师父配音,而美方的这个角色是达斯汀·霍夫曼配的,两个人相差了近30岁,美方会担心,这么年轻的演员,怎么能配师父呢?但是我比较了解王志文的声音塑造能力,后来他们听了也觉得没问题。”
对于部分观众吐槽的成龙的“港普”问题,滕华涛说,本来就是希望观众一开始能听出这是成龙的声音,他是中国功夫的代言人,“我还是希望用他标志性的声音”。反倒是成龙自己对口音比较在意,并一直要求台词指导在旁边给自己把关。
至于周杰伦的口头禅“哎哟,不错哦”,也是滕华涛的建议。“他台词很少,总共才20句,怎么能让观众听出是周杰伦呢,当然还是希望他的标志性的话能出现。”他说,周杰伦非常聪明,很快就找到配音的感觉,自己临场发挥加了这句“哎哟,不错哦”。和周杰伦一样,几乎所有的配音演员都对台词进行了再度创作,让台词更加符合人物。
事实上,《功夫熊猫》前两部请的都是上译厂的专业配音演员,而这一次变成全明星阵容,是不是出于迎合中国观众的考量呢?滕华涛解释说,其实这并非美方的要求,“我也试过找配音演员,但他们有一些习惯性的方法,和真正的演员在处理上完全不搭。对于这些(明星)演员,我还是按照拍戏的方式和他们沟通,分析人物性格。而且一旦确定了几个人之后,其他人选也必须在同一个表演水准上去找,不知不觉就全都是一线演员。”本报记者 李俐 J203
快评
美方对中国文化的探究超出想象
李 俐
看《功夫熊猫3》是超级轻松愉快的观影体验,光是那一群群小熊猫圆滚滚地从窗户里一涌而出,就足以让人萌翻。再仔细看一看,熊猫村里的几十只熊猫,虽然都是顶着同样的黑眼圈,挺着同样的圆肚皮,但每一只在长相、服饰甚至表情上都各自不同,就连“群众熊猫”也是各有特色,绝对不会重样。看到这里,我忍不住想,如果换做是国产动画,这些背景里的“群众熊猫”们恐怕只需复制、粘贴,就可以批量生产出来了。
怎么让这些熊猫做到活灵活现?光是靠想象力当然不够。实际上,在《功夫熊猫2》时,导演余仁英就已经和她的团队来到四川实地考察。在亲自抱过摸过大熊猫之后,余仁英才惊讶地发现,原来熊猫的皮毛不是她想象中的那般顺滑,而是非常粗糙坚硬的。于是,在3D镜头下,阿宝每一根毛发的质感才会让人感觉如此逼真。
电影中最让人惊艳的场景莫过于阿宝初入“熊猫村”。在一片云雾之中,郁郁葱葱的山峰若隐若现,浓重的湿气让屋顶似乎都长出了苔藓……这个属于熊猫们的桃花源是完全按照中国四川青城山的实景来制作的,充满了中国山水的意境之美。
光有这些中国元素还不够让人折服。就连主题上,《功夫熊猫3》都能把美国的价值观和中国道家的思想实现巧妙的融合。怎么激发出每只熊猫的潜能?怎么才能让看似蠢萌、不堪一击的“圆滚滚”们都成为武林大侠?中国人讲究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于是阿宝因材施教,让每只熊猫都发挥各自的特长,激发出自己最大的潜能。而这同样也是美国精神的最好示范,“我就是我”,每个人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当然,片中关于气的概念或许还解释得过于简单,对于气功的顿悟也有些想当然。不过作为一部面对全球市场、合家欢的动画电影,这些高深的东方概念大概也只能浅尝辄止了。
或许很多观众会说,《功夫熊猫3》之所以能把中国元素做到极致,是因为东方梦工厂的加盟,是中国创作团队的贡献。就此我还特意向中方导演滕华涛求证,他特别实诚地说,早在中方团队加入之前,故事的构架包括气功、灵界这些东方概念早就已经成型,而他们所做的只是贡献了一点点小细节进去,“我们不可能把它变成一部中国电影”,归根结底,熊猫阿宝虽然混血了,但还是姓“美”。我甚至不甘心地问,美方团队有没有在哪些点上对中国文化或元素有误读?滕华涛说,完全没有。
这一点不得不让人佩服甚至汗颜。能花几年的时间深入研究中国文化,并融入到自己的故事中去,美国人能做到,中国人反之却未必能做到。你可以解释为他们是看中了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为利益驱使,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何尝不是艺术家创作的执着和精益求精?全球3000多人,花四年多时间做一部电影,这样的投入在中国几乎难以想象。
当然,如今中国也有了像《大圣归来》等票房大卖的动画作品,比以往的国产动画在质量上有大幅提高,但毕竟面对的只是中国市场,而《功夫熊猫》系列是全世界观众都能看懂、都能喜欢的作品,两者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中国动画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赶超好莱坞?这恐怕不仅仅是资金、技术、创意上的问题,缺少的还有一份诚意和坚持。一切以票房为本,疯抢IP榨干价值……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又有多少创作者能独善其身呢?